经历一系列员工频繁坠楼事件后的富士康还没有平静下来,近期在坊间流传的“北迁”传言再次将它推向舆论关注的焦点,大批的富士康员工也开始陷入去留的犹豫和选择中。
。富士康的员工如何对待北迁传闻?这一行动将给富士康、迁出地、迁入地乃至中国的产业经济版图带来什么影响?《经济参考报》记者分别对富士康的“大本营”深圳和目前已草签建厂合同的河南进行了实地采访。
记者探访:搬迁传言下的深圳富士康
经过数十年经营,富士康中国大陆的员工已超过80万人,仅深圳一地就有40多万人。随着近期关于深圳富士康大规模转移生产线和员工的信息不断从各种渠道传出,周边看似平静的社会环境已经开始出现阵阵波动,而富士康的员工对大规模迁徙的消息也是心态各异,有些人乐见其成,也有人不愿轻易离去。
针对媒体关于“富士康鼓励员工内迁”的报道,富士康集团予以否认。富士康工会一位负责人7月7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富士康在中国大陆20多个城市的厂区人员流动、扩大规模、增加投产都是正常且有规划的举动,“搬离深圳”并不属实。
搬迁消息不胫而走
在富士康南门附近的东源百货一楼,两家彩票投注站紧邻而开,一家是体育彩票,一家是福利彩票。“富士康如果搬走,周边的这些小商店恐怕要死一大片,因为大家都是做富士康生意的。”体育彩票的工作人员陈先生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来到位于深圳龙华街道的富士康园区。原本每天均有数千人排队等候的富士康深圳龙华普工招募点如今却是大门紧闭,停止了普工的招募。然而,仍然有一百多名外来工在招募点附近顶着炎炎烈日等待招工的重新开始。“我们听说富士康要搬迁,但这不妨碍它要招人,我们就是来这里看看是否恢复招募。”来自云南丽江的小伙子小陈坐了一夜火车来到深圳,第一站就选择到富士康。
有关富士康要搬迁的消息已经在这家号称“全球代工之王”的企业内外不胫而走,不管是富士康产业链上的工作者,还是周边经营饮食百货的个体户,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富士康的迁徙信息。
当富士康停止普工招募后,附近很多小商店开始感受到生意减少的冲击。“搬迁不搬迁我们不知道,但每天的人流少了,卖的水也要少些。”招募点附近一间叫“喜乐乐”的士多店老板告诉记者。
“好实在”百货是富士康北门外的一间小超市,《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到这里的时候,售货员王先生正在切西瓜卖。“我们的客人都是富士康的员工,如果富士康要搬走,我们也没有办法。但现在看不出来搬走的迹象,每天的生意跟原来比没有什么变化。”
“我们公司原本打算在富士康每个事业群都配上一台拖车,现在不敢搞了。”在富士康驻厂工作五六年的深圳天月明包装公司员工袁树明说,他们公司主要是给富士康供应纸箱的,每天的量很大,此前公司考虑加大投入,配备更多的设备,听说富士康要搬迁的消息后计划就停了下来。
真假难辨的搬迁消息
不少员工发现,一些生产线的机器被分拆打包,有的被搬上货柜车运走。“我不清楚会有多少人搬出深圳,但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这里,”周长胜说。“我有一个朋友已经去了佛山南海,还有一个朋友很快也要去天津了。”
并不是每个富士康的员工都认同搬迁信息的真实性。有员工明确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富士康的搬迁目前“只是个传说”。 今年25岁、C M M SG事业部的工程师马忠告诉记者,听说过富士康要搬迁,但主要是从媒体报道上看到的,同事也曾经私下议论,但工厂方面从来没有正式说过这个事情,老乡朋友也没有搬迁。“富士康是个保密做得非常好的企业,有事情的时候公司高层会商量,但不会让下面的人知道,等到宣布的时候,也就最终敲定下来,剩下的就是执行。”
23岁的河南人乐其平在富士康的职位是线长,他说,“从来没有听说过此类消息,我的工作生活一切照常”。和乐其平在同一车间的普工吴美华也是这种说法。
不过,也有部分事业群的员工向记者证实,富士康的确在向内地的厂区转移深圳的部分生产线和员工。一位在手机主板、屏幕装配线上工作的普工周长胜说,6月份已经有一些生产线和工友向天津、重庆、武汉和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的富士康工厂搬迁,“我有一个朋友已经去了佛山南海,还有一个朋友很快也要去天津了。”
不少员工发现,一些生产线的机器被分拆打包,有的被搬上货柜车运走。“我不清楚会有多少人搬出深圳,但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这里,”周长胜说。奇美电子事业群的多位员工明确告诉记者,这一事业群搬离深圳的时间是今年10月份之前。
6月份刚刚从深圳调往佛山南海的岳建洲说,企业并没有征询工人们搬迁的意愿,但只要生产线搬走了,工人就要跟着走。他所在的事业群是做电脑显示器的,同时调过去的有4000多人。
员工的希望与担忧
不愿离开深圳的员工,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抱怨说富士康提供的搬迁条件“吸引力不足”。富士康员工程艾艾说,“线长已经跟我们提过醒,产线是要搬到太原,但我不喜欢那个地方,冬天太冷了。至于具体的搬迁计划和时间,厂里并没有正式的通知。我自己猜想,搬迁是一定的,富士康加薪后,成本会增加很多,不搬迁不行。”
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迁徙,富士康的员工有的充满憧憬和希望,但也有人十分不乐意离开深圳。在富士康奇美电子M O D BU组工作的田康说,“我搬迁的标准是离四川老家越近越好,如果到四川我非常愿意搬,但如果到其他地方,比如河南,我就不想去了。”
在奇美电子部工作的员工小彭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他所在的部门是肯定会搬迁的,上级已经透露迁徙时间会在2个月以内,“但是我们部门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搬走的,因为搬迁以后工资肯定不如深圳。尽管厂里面说搬了之后前三个月可以拿几千块钱补贴,但是之后的工资是按当地的标准给,这个标准肯定不如深圳高。再说,去重庆或者武汉,对我这个安徽人来说,人生地不熟,不好玩。”
小彭的工友小夏是湖北人,但他对回武汉工作并不十分感兴趣。小夏对记者说,“回去工作是离家里比较近,但是工资肯定不如深圳高。而且现在已经习惯深圳的生活了,大多数的朋友都在深圳,走了的话就远离现在的交际圈,生活起来就不如深圳有意思了。”
7月7日上午,富士康工会一位主要负责人在电话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富士康在中国大陆20多个城市设有厂区,“员工跨厂区调动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可能有些厂区要加大力度,有的厂区本来规划要投产,这些都有规划,深圳这边又是‘大本营’,哪是突然间想搬就搬,就能搬得了?”
针对有媒体指称“富士康鼓励员工回家乡厂区工作”的报道,这位负责人回应称,“员工愿意回到家乡去,富士康乐见其成。这同样是为富士康做贡献,而且回到家乡减少了流动性,人心更稳定。但这并不等于说富士康在鼓励员工搬迁。”
专家解读:富士康搬迁的三个关键词
□记者 车晓蕙 彭勇 詹奕嘉 深圳报道
在不少经济学家的眼中,富士康从深圳等南方沿海城市迁往较不发达的华中、华北地区,显示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学者们认为,这一进程是企业自主选择的结果,但同时也会带来引导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良性影响。在这一进程中,捍卫工人合法权益的法治观念,对迁入地政府来说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要。
市场 “符合产业梯度转移的经济规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是不争的事实,这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倒逼机制。”
“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区域经济学家、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在和《经济参考报》记者谈及富士康北迁一事时说,“富士康作为一个企业,从市场的角度、从获利和成本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投产计划,因为成本过高或者追求更多利润而进行搬迁,这是一个企业的权利,也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
更多的学者提出,在富士康北迁的背后,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所依附的低成本、低要素价格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成本逐渐上升,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的制造业会逐步向各项生产要素更低的地区转移。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刘林平认为,富士康搬迁的首要原因是节约人力成本,富士康将深圳地区的基本工资加到每个月2000元,成本陡然升高,搬迁到河南等地是节约成本的选择,符合经济规律。
“近期深圳特区扩容,关外大片地区被纳入特区范围,但可供企业生存的土地紧张的局面依然不会改变”,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世平分析说,随着深圳拥有的“特权”越来越少,本地土地成本、人才成本居高不下,使得传统型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尝到的“甜头”越来越少。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认为,富士康搬迁符合产业梯度转移的市场规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是不争的事实,这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倒逼机制。富士康在管理上已经比较完善,通过两次加薪,员工提高福利也没有太大空间,它是代工企业,无法大规模地增加研发,因此它只能转移。”
转型 “会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富士康搬迁后,必然会给深圳留出空间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所以这会是一个多赢的结果。作为中国制造的标杆性的企业,如果富士康早点搬迁的话,示范带动作用会更大。”
在关注富士康动态的学者们看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已经喊了很多年,但实际上以代工产业为基础的低附加值制造业依然是这些发达地区最主要的经济模式。不过,富士康此举的“积极影响”有可能给沿海地区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十多年前,深圳其实就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结果一方面造成东莞的崛起,另一方面也使得深圳的产业结构上了一个新台阶。国世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回忆说:“1994年深圳产业升级将不少企业推到东莞,如今面对第二轮产业升级,价值含量低的代工企业迁走,价值含量高的企业进驻深圳,才能将这次产业升级‘升够’。”
在富士康流传出引人注目的北迁信息后,有专家预测可能由此引发一场大规模产业转移的进程,不少代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可能会随之搬迁,这将给涉及此事的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带来好处。
法治 “充分保障经济、社会和精神权益”
“不能简单地将这件事情理解成为广东将企业赶走了,企业就可以在别的地方为所欲为,搞‘血汗工厂’。政府招商引资是必要的,但监督企业行为、保护工人权益同样重要。”
与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能否顺利“腾笼换鸟”、富士康等代工企业能否获取更多利润相比,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学者们更加重视大规模迁徙之后的法治环境,即企业和迁入地政府能否充分保障员工的经济、社会和精神权益。
“迁徙后最重要的还是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否则难以真正建设和谐的劳资关系”,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员吴奕新对记者说,“像富士康这样的超大型企业,将生产经营和员工社会生活区分开来,消除代工企业的运行封闭性,实现物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市场化、社会化,对员工和企业都有好处。企业减轻了运营成本,更专注于生产经营,而员工则能更好地融入社区,释放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不管走到哪里,企业都应该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让员工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而当地政府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跟进,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满足”,陈鸿宇提醒说。
拟在河南建新厂:当地给予“最大限度利益让步”
□记者 郭久辉 郑州报道
一份张贴在河南各地的富士康招聘员工广告称:富士康员工实行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5天的工作制。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加班费,员工每周至少休息1天。员工工资底薪1200元,考核合格者月薪不低于2000元。
据当地政府证实,富士康科技集团日前已与郑州市政府草签协议,将在该市建立一家新工厂。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多方面关注。我国经济地理学专家李小建分析认为,富士康内迁预示着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即将进入实质性阶段,随着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往内地。
很多农民工对不用离家太远就能实现收入可观的就业,充满期待。河南夏邑县的小伙刘永升认为富士康的招工条件“很有吸引力”。他曾经在东莞打工,月薪1800元左右。“如果能在家乡打工,月薪还能达到2000元,那肯定比去东南沿海要强得多。”
连日来,河南省和郑州市政府官员正在与富士康集团高层商讨合作的具体事宜,一场场协商会议在深圳、郑州两地轮番召开,协议内容还在调整变化中。据悉,早在几年前,河南省、郑州市就向富士康发出在中原建厂的邀请。
郑州市政府一位官员表示,为把富士康引进来,郑州市愿在土地供应、保障、税收、用工服务等各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利益让步”。据悉,郑州市为接纳富士康已作了十平方公里的用地计划,工厂选址在郑州新区的航空港区。
富士康科技集团为台湾鸿海集团旗下企业,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半月前造访郑州,对建新工厂相关事宜进行实地考察。
多方面信息表明,河南省、郑州市政府一直在努力,争取富士康进驻中原。此前,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在多个场合表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招商,招大商是河南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主线”“作为拥有上亿人口、2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省,引进先进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造富于民的最佳途径。”
目前,河南正在全省紧急招聘员工,近期将为富士康招聘培训10万人。政府在职业介绍、培训等各环节对相关机构给予政府补贴,应聘者还有望每月得到生活补贴。
“富士康向内地迁移对双方都是好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说。这位专家认为,河南引进如此“大块头”的代工企业,既能改善自身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又能缓解人口大省突出的就业压力。对富士康而言,这符合劳动密集型企业降低成本的发展需求。
目前郑州市最低工资水平只有800元,比深圳低300元,专家分析认为,如果富士康在郑州建厂,按目前深圳薪酬标准给员工发薪,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免去加薪压力,而获得更大利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