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网民观点交锋:人民币升值影响几何
2010-09-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再次成为互联网上讨论的热点。然而,对于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不同的评论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

  热钱流入还是资本外逃

  有网民认为,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将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大量游资涌入,将推高房地产等资产价格。

  但是不同的观点认为,自2005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呈现单边上扬,至今涨幅已超过20%,国际热钱其实早就已经潜伏进来,人民币升值后,由于有获利的机会,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外资会出逃。这样,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必然下降。署名东方导的博客文章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已经在华持有物业多年的外商来说,他们已获得暴利,肯定要抛售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以求入袋为安。

  能否倒逼转型

  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必然结果是提高出口企业的成本,降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对此,有网民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减少出口,从而减少因出口过大而过多地消耗国内资源和污染国内环境问题。改变世界工厂的打工地位,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建立一种倒逼机制,迫使出口企业转型,由出口大路货的低附加值消费品转向生产高附加值科技产品。同时,人民币升值后出口少了,进口多了,有利于推动国内经济尽快从依赖出口拉动经济转向扩大内需上来,加快经济转型。

  署名朱大鸣的博客文章却指出,转型要实现起来,是艰难的一场蜕变,而且,转型需要技术的提高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更需要新兴的需求,成型的市场需求培育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署名孙立坚的博客文章则认为,人民币升值“倒逼”不出中国出口导向增长模式的成功转型。世界经济的发展存在一种可持续的、健康的“失衡”状态———它是在各国健康的经济发展(或投资和消费)的“内生结构”中,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原理所建立起来各自合理的贸易结构反映出来的必然结果,人为地去加以调整这种健康的“失衡状态”,结果只能是破坏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秩序,而对当事国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最多也是短暂和有限的。

  能否缓解物价压力

  有网民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缓解国内C PI上涨。由于两年来政府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引起国内的消费品物价指数(C PI)显著上涨,政府控制C PI的压力不小。如果让人民币升值,国际上以美元计价的石油、铁矿石等资源将会相对降价,对于中国来说是原材料价格降低,对抑制C P I大有好处。老百姓手中的钱升值了(对外国商品和服务),会加大中国的进口,这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品质,也能降低国内的C P I的水平。

  但是也有网民认为,人民币已经形成了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状。而且,中国的食品很少进口,靠人民币升值来降低国内物价上涨是不合情理的。

  还有观点认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后,需要兑换成人民币。假设,现在中国社会商品总额是10万亿人民币,那么现在就需要人民币10万亿。如果大量国际资本的涌入,将导致需要多发行10万亿人民币满足兑换要求。现在市面上就有20万亿人民币在流通。我们知道,当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总量超过实际需要时,通货膨胀就发生了。老百姓就感觉物价上涨了,货币贬值了。

  (记者 张松 整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