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2011-06-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曹凤岐:

  据报道,发改委制定的《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这意味着保障房建设专项融资的瓶颈已经突破。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如果主要靠地方财政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今年的1000万套住房是不可能建成的。

  郭田勇:

  保障房面临资金短板,发改委允许地方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有利于解决这一短板,但后续的资金管理很重要。当前不少融资平台本身项目较多,又面临信贷收紧,资金难免捉襟见肘。说实话,日前看到开发商可以发行中期票据用于保障房建设,心里马上咯噔一下,担心会不会有开发商将所募资金挪用到商品房领域。

  巴曙松:

  金融紧缩过程中的旱涝不均问题:见到某上市公司上月发债筹资90多亿,其中40亿用作购买信托理财产品;如果再看企业存款结构,大型垄断企业资金充裕;即使是被视为中小企业受紧缩冲击大的温州,民间融资依然异常活跃。主要还是传统中小企业经受的压力大,也凸显了金融结构上的缺陷:中小企业渠道少。

  陈志武:

  最近关于“协议控制”讨论中处处看到对外资的排斥,让人担忧。在国内金融专为国企与政府服务之下,民间创业发展靠谁支持?不能“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呀。今天,中国应做开放的榜样,扛开放的大旗,因为世界越开放,对中国更有利。中国应该巴不得各国都开放!

  许小年:

  不存在独特的中国模式,中国经济的成就都来自市场化的改革和开放。近年来的“大政府调控”无非是动用几十年的积累和透支未来,营造短期繁荣。打个比方,没有文景之治,就没有汉武帝。

  李迅雷:

  应关注总量调控加剧货币结构性矛盾。不断上调存准率用意是为对冲外汇占款,吸纳多余流动性,但由于利率多元化的存在,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贷存比差异较大,采取统一的上缴存款比例,对中小银行造成货币短缺,而中小银行市场化程度相对高,从而进一步加剧市场利率的上升,吸引热钱流入,形成死循环。

  宋逢明:

  碳经济(碳金融)的发展将导致山林草原的生态价值的大发现,生态价值如果商业化而进入市场交易,将导致社会财富的大转移和重新配置。“碳中性”的概念就是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就种植相应的绿色植物来吸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山林草原的生态价值将会通过商业化得到重新评估,新的市场正在孕育之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