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2012-04-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需要“4万亿2.0”

  刺激政策吗

  □马光远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G D P较上年同期增长8.1%,增速不仅创下了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大大低于此前外界普遍预期的8.3%的中值。

  从统计局公布的具体数据,包括发电量等看,8.1%的增速绝非一个难看得不可接受的数字。可以说,经济增速的回落,既是内外客观因素交织的结果,也是中央继续主动调控政策的结果。

  但是,对于习惯了更加漂亮数据模式的人而言,一季度的数据让他们极为悲观,并呼吁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从他们建言的内容看,无非是2008年底“4万亿”刺激计划的一个翻版,无非是再一次放松货币政策,放松房地产调控,通过加大政府投资稳定增长。很显然,如果真的出台这样的举措,宏观经济的数字肯定会更加漂亮,但这种刺激政策的负面效应之大、成本之高,对中国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造成的破坏力之大,这两年不仅被高层深刻理解,更为普通老百姓所理解。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实体经济的不振,中小企业的困局,提振内需的艰难以及深层领域的改革,特别是发展模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很显然,即使出台“4万亿2.0”的刺激政策,除了可以换得短期的好看数据和心理的欢愉之外,对于解决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使得这些困难和问题更加严重。过去几年的事实证明,凡是扩大政府投资,凡是刺激房地产,不仅无助于中国经济深层矛盾和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导致这些问题更加恶化。

  解决目前中国经济的困难,道路可谓千千万,但再次放松房地产调控、明显放松货币的举措是与解决困难背道而驰的。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振兴实业、开放民间投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大减税力度,提出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要取得突破,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举措,也是真正解决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痼疾的良方。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将G D P增速确定为7.5%,也是放弃过于功利的速度,将政策着力点放到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上。最近温州的金融试验改革,就是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探索一条金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道路的尝试,这些探索,需要坚持,需要耐心,需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维。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不坏,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也是可以期待的,但中国经济的未来取决于发展模式的转型,取决于结构调整的推动,取决于关键领域的改革,取决于反垄断的实施,取决于大规模的减税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而不是速度。中国应该主动告别“明星经济”,告别瞩目的数字,忍受寂寞,为了更健康的未来做点有意义的事。

  杭州首家房企破产的警示

  □余丰慧

  近日有报道称,杭州余杭区法院已受理西城时代家园开发商金星房产破产案。这是本轮房产调控政策下杭州地区第一家因资金链问题申请破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从去年初最严厉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以后,许多业内人士以及专家学者就预测,如果调控政策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那么,将出现一批房地产企业破产的现象。这个判断是基于我国房地产粗放式、泡沫式盲目发展扩张,财富赚钱效应无限放大,使得一批企业大举涌入房地产行业甚至放弃主业而进入房地产领域的鱼龙混杂状况而做出的。笔者曾经多次引用金融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一段话语:所有成本都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和贷款支付,开发商可以一文钱不投而获得整个资产,在许多情况下还有大量现金进账。不难想象,整个房地产金融业可谓隐患重重,所有参与各方都缺乏原则、洞察力和起码的常识,以至于整个行业日益膨胀,并最终毁于一旦。

  另一种情况是,政府不可能任由房地产泡沫泛滥下去,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房地产整个行业日益膨胀,并最终毁于一旦”。一定会提前采取强势调控措施,抑制房地产泡沫破裂而酿造金融风险。因此,果断采取最为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后,肯定会使得已经在泡沫之中的一批企业经营风险裸露出来,甚至走向破产境地。

  细细分析,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不断产生进入,不断破产退出,都属于正常情况,也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意。因此,对于杭州首家房地产企业申请破产不必大惊小怪,应该以平常之心看待。

  但该事件也提醒我们,随着楼市调控的不断深入,今后类似现象可能仍会不断发生。政府部门以及司法部门应该妥善处理好破产房企的后续和遗留问题,以确保购房者的权益特别是财产安全,防止房企以破产之名实为逃避债务,侵害购房者利益。同时,一定要防止房企出现雪崩式破产现象。

  杭州首家房企破产带给我们不少警示。带给我国宏观经济的警示是,一定要管控好虚拟经济、房地产行业等容易被炒作、容易泛起泡沫、极易出现金融风险的行业。一个原则性问题是,不能把经济增长依托在虚拟经济和房地产扩张上。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都曾经依靠房地产行业来推动经济增长,但最终都付出惨痛代价,美国、日本都如此。这些国家很早就摆脱了房地产依赖症,把经济增长依托在技术创新、消费驱动上,美国就是最成功的例子。

  带给房企的警示是,决不能不顾自己实力而盲目扩张。房企出现困难都是资金链发生问题,原因在于盲目扩张。因此,眼前的房企一定要确保自己的资金链条不断裂,出路在于尽快销售存量房,一定要明白“现金为王”的道理。

  带给购房者的警示是,购买期房时一定要考察好房企的资质和多年经营状况。购房者在选择期房项目时要更加谨慎。否则,一旦遇到房企破产将给其带来许多纠纷麻烦事,甚至财产遭受损失。

  (本栏目稿件只反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