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体制性缺陷障碍
浙江第三方采购平台试点难以为继
2012-07-12     □记者 许群 杭州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浙江省为了严格控制政府后勤物资采购支出,着力打造第三方采购平台。目前,首家通过试点获得资格认定的大卖场“完美物联”已在医疗卫生系统试运行一年。

  “完美物联”是杭州一家民营企业“杭州完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国际标准化零售服务业(P C L )模式打造的中国首家政府后勤物资互联网直供平台。作为政府后勤物资第三方采购平台,“完美物联”不仅可以减少单位用车流量三分之一,降低单位后勤物资成本开支20-30%,精简单位后勤人员三分之一 , 还 为 政 府 后 勤 采 购 带 来 了 实惠 。 然 而 , 令 人 不 解 的 是 , 这 种“廉政采购”“阳光采购”的做法却叫好不叫座,推广难度较大。

  浙江搭建第三方集中采购平台

  《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在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必须实行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各级政府每年都会因此出台采购目录。而那些零散性非协议物资,包括特种物资,特别是单位后勤小额物资及耗材,则依然由各单位自主购买。但这一块蛋糕不可小觑,光杭州的一家三甲医院每年后勤用品开支就达上千万元,全社会此项开支以千亿级计。

  长期以来,此项开支并未被纳入政府采购监控体系,进货渠道混乱,采购交易无序,价高质劣,不仅加大政府财政开支,也给商业行贿、贪污受贿提供了空间。

  为了加强对非协议物资采购的监控,近年来,浙江省政府采购监督系统在这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总体思想是搭建第三方集中采购平台(大 卖 场), 变 “ 小 标 ” 为 “ 大标”。即设置以单个通用物资进行入围物资的招标机制,扩大政府择优购买单个非协议物资的规模,达到规模效益的成本控制,逐步形成有序竞争和多元参与的非协议物资公共招标供给体制。

  省财政厅在对苏宁、国美、淘宝等多个网络购销平台和大卖场进行考察后,最终选择各项要素配置较齐全的“完美物联”,作为政府后勤物资第三方采购平台试点单位。

  方便高效却叫好不叫座

  记者在“完美物联”展示仓库看到,这里堆放着全国4000多家供应商提供的上万种后勤物资物品,这些供应商都是按照国际服务标准化5S认证体系(即供应商、货品、服务、价格、物流管理五大标准化体系)认定的,物品品种、规格不限量,但相同品种的物品,品牌供应商不超过5家,所以,物品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完美物联”对供应商要求极严,所供应的商品发生质量问题,发现一次就永久性取消供应商资格。供应商所提供的价格也是十分优惠,通过竞争性询价谈判或招投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入“完美物联”的价格一般都比市场价格低15-3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通过“完美物联”实行后勤物资采购已经三年,是浙江省第一所用该平台进行后勤采购的医疗机构,该院后勤管理中心主任陈昌贵表示,通过第三方社会化平台采购,首先是节省了采购物品的开支。目前,浙医二院每年的后勤物资采购总费用约在1000万元左右,除冰箱、空调、家具等大件商品需在政府采购网内采购外,其余各种耗材类产品均在“完美物联”采购,采购费用比之前节省了10%-20%。其次,则是节省了医院方的人力物力成本,通过“完美物联”采购后,原本用于摆放后勤物资的仓库面积缩小,就目前而言,仓储占地与管理人员减少至少60%以上。过去,医院后勤物资有上百个供应商,甭说人来车往杂乱无章,就是开发票,每月就 要 开 几 百 张 , 现 在 并 小 标 为 大标,变小单为大单,人员精简了,工作也轻松多了。

  有如此感受的,还有杭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叶俊,他介绍,以往各科室要采购后勤物资,申请方式和步骤较为繁琐,首先,物品需求人填 写 纸 质 申 请 单 交 至 科 室 负 责 人处,科室负责人核对上一次申请该物品的时间、数量等详细情况后,给出审批意见,若数量过多或金额过大的,则还需提交至院领导处审核,一系列领导签完字后,将所有部门的需求单统一交至采购部门进行 物 资 购 买 , 随 后 供 应 商 上 门 送货,物品进行入库登记,供应科出库登记,各科室负责人至供应科领用物品,最后下发至物品需求人手中 。 如 此 流 程 , 哪 怕 是 一 枚 回 形针,从申请到领用也至少需要半月左右。通过“完美物联”采购后,物品需求人可直接在网上点击所需物品,采购单在网络上可直接流至上一级领导处审核,无需用纸,也无需多次跑领导办公室,一旦审核成功,采购单就会直接进入“完美物联”配送系统中,次日则可给予配送,大大减少了物品需求人的等待时间。

  据“完美物联”负责人汪慧娟女士介绍,“完美物联”竞争核心不仅在于标准化的仓储管理和物流运载配送体系,更在于搭载在互联网上的后勤物资供应保障网络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快捷方便、有效率的阳光采购体系,却叫好不叫座。

  汪慧娟说,尽管“完美物联”第三方采购平台给客户带来了诸多好处,但入网单位并不多,前后不到50家,年流转额仅3000万元左右,可用“杯水车薪”来形容。她测算过,按照公司建设规划,资金流转额达到3亿元左右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如今公司已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体制性缺陷成最大障碍

  一件各方都认可的好事,为什么会变成如今的情形?

  汪慧娟分析了原因:一是在各级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物资采购行为中,已经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利益链(网),使所谓的招投标成为一种摆设。物品品质太好反而投入成本大没市场,而低劣货品成本低却大有市场。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同样的医疗设备,从供应商处询价,只要30多万元,而有的医院通过招投标进货,价格为57万元,差价竟然20多万元!二是“阳光采购”触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神经,引起他们的抵触。温州有家医院,院领导愿意接纳完美物联作为第三方采购平台,但遭到下面40多家供应商联合起来反对。三是对民营企业进入公共平台建设的观念还没有被完全接受。尽管经过严格审核,“完美物联”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首家政府后勤物资第三方采购平台(而且是目前唯一一家有资格的大卖场),但因为是民企,一些采购人还是不放心。

  不过,还是有些理性和更积极的声音存在。对于汪慧娟“稍显悲观”的分析,一些经济界人士和专家不这么认为。

  浙江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处 长 钱 国 兴 对 此 有 一 针 见 血 的 看法。他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财政拨款制度本身的缺陷。虽然目前真正拿好处、受贿的人只是极个别,大多数人是愿意按制度办事。但我们现在的制度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谁叫穷,谁拨款就多;反之,谁节约了不但得不到奖励,反而第二年有可能减少你的预算。所以,出现了许多诸如年终突击花钱,宁肯花大钱花时间走公开招标程序,高价进货,而不去民企办的第三方采购平台低价购物等怪现象。

  钱国兴还表示,目前,浙江省财政厅对“完美物联”等第三方平台十分关注并积极进行试点,认为该平台的方式确实比较符合当下政府“阳光采购”的标准,若在医疗事业单位后勤采购的试点结束后可行性指数较高,则会从政府层面将此平台再向教育系统、其他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党政机关等层层推进。先从小额度入手,比如允许单笔10万以下金额的采购单进入大卖场采购,若能取得较好的成效,今后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大卖场入网竞标,参与10万元以上标单的集中采购。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所副所长杨建华认为,许多社会性公共事业,政府不可能全部包办下来,也不应该包办下来。政府应该带头转变观念,把一些公共事业交给民办或社会来办,如政府物资第三方采购平台,可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民企出资或社会资金来办。公共事业社会化后,政府不能当“甩手 掌 柜 ” , 而 是 应 该 加 强 监 督 管理 , 制 定 市 场 准 入 门 槛 和 运 行 标准,同时,要不断加大政府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在舆论引导和市场推广方面大力支持。在社会性公共事业建设上,尤其要对国有、民营企业一视同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