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一汽集团厂区,“红旗”H 7举行量产仪式。这一天,恰逢一汽建厂59周年。对一汽人来说,在这样一个日子,用一款代表“红旗”复兴的新车来纪念,再合适不过。
从诞生起,“红旗”便寄托了国人对民族汽车工业的期望,同时也烙上“官车”的印记。50多年来,“红旗”经历过辉煌,也遇到过挫折,甚至一度停产。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红旗”品牌,一直是一汽亟待回答的问题。这次“红旗”复兴战略的启动,不仅要重新塑造“红旗”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更要探索“国产高端车”的转型之路。
“红旗”启动复兴之路
7月15日上午,在一汽集团厂区的“红旗”H车型项目组车间,新一代“红旗”高端车型H 7量产仪式举行。数百名一汽工人和集团领导,见证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红旗”H 7车型继承了老“红旗”车身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除了前引擎盖上的“红旗标”十分醒目外,按照中国建筑传统“九梁十八柱”的理念设计的进气格栅等部位,仍能看出老款“红旗”的影子。
“红旗”H 7项目组负责人汪玉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款车是按照C级车标准打造,共有2.0T、2.5L和3.0L三个排量,全部搭配一汽自主生产的高端发动机,达到国五排放标准,车上配置8气囊等主动安全技术,整车要比奥迪A 6L长8公分。
汪玉春打开后车门,让记者坐进去感受一下。记者身高183厘米,在后排位置坐好时,双膝距离前排座椅还有近10厘米的距离,空间宽敞,感觉很舒适。他介绍说,“红旗”H 7车型的设计产能是3万辆,实现量产后将首先进入公务车市场,明年再面向社会市场。推向市场后,将与奥迪、宝马等豪华品牌在高端市场展开竞争。
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说,这些年“红旗”品牌有过辉煌,也经历过坎坷,但一汽从未动摇过做“红旗”品牌的信念。2008年,卧薪尝胆的一汽人悄悄开始启动“红旗复兴”项目,把进军高端车市场的H平台作为复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汽这些年积累的自主技术,也坚定了我们做出高端‘红旗’的决心。”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骏说。以汽车底盘为例,“红旗”H 7车型是我国首次正向开发一款高端车的底盘,改变了过去模仿国外车型的逆向开发办法。国内自主车企很少触及的振动噪声控制技术也在这款车上得到应用,使“红旗”H 7的噪声接近奥迪。这项技术对国产高端车来说,绝对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再好的品牌也要接受市场检验”
“再好的自主品牌,也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丕杰用这句话,概括“红旗”品牌这些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
“这里已经很久不卖‘红旗’车了。”在位于“汽车城”长春市东环城路上的创捷红旗4S店,当记者问起展厅有没有“红旗”车时,工作人员这样回答。
创捷红旗4S店是长春市唯一的“红旗”品牌旗舰店,也是全国十几家旗舰店之一《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进展厅时,还能从墙体黑红搭配的装饰风格上,感受到“红旗”的影子。工作人员介绍,随着“红旗”H Q 3等车型的停产,展厅早已看不到“红旗”,取而代之的是“奔腾”“欧朗”等车型。
发生在这家4S店的一幕,是这些年来“红旗”品牌发展的一个缩影:顶着“官车”的帽子,尝试过多种市场路线,却一直没有得到市场的青睐。
上世纪90年代,一汽在奥迪100平台基础上,陆续向市场推出了多款“红旗”车型。尽管上市初期销量不错,但很快就因为多种原因遭遇市场冷遇,一贯高端的“红旗”品牌形象也受到影响。2006年,一汽推出“红旗盛世”高端车型,希望把品牌重新拉回高端。但由于这款车是基于一款在日本国内生产的车型,尽管性价比很高,最后仍未得到市场认可。
在张丕杰看来“红旗”走过合作的道路,但由于自身的技术支撑能力达不到要求,在合作中缺乏主导能力,最终没有支撑下去。如今一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只有依靠自主支撑的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红旗”H 7从研发到实现量产,也都得益于这一观念上的突破。
在一汽技术中心的安全性试验室,记者看到了一台正在进行试验的“红旗”H 7车型。据介绍,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这款车的安全性,“红旗”H 7车型在最初规划时就对标欧洲2012年安全碰撞标准。李骏介绍,现在已经有样车送到欧洲去接受最苛刻的碰撞试验,从目前反馈的结果来看,效果非常好。
转型之路要“过三关”
就在“红旗”H 7车型即将量产时,国内另一个老汽车品牌“上海牌”也在酝酿复出。许多一线从业者和行业专家表示“红旗”品牌要实现从“官车”走向市场的转型之路,绝不是个简单的过程,至少需要“过三关”。
第一关,生产体系的支撑能力。放眼世界汽车行业,任何一个品牌的成功或者复兴,仅靠一两款车远远不够。一汽集团也认识到这一点,就在“红旗”品牌战略发布的当天晚上,一汽技术中心就接到了集团的新任务,加快研发下一代H 7车型。“按照汽车行业发展规律,一个新车型上市后五六年就要面临换型,对‘红旗’来说更是如此。”李骏说。
为了“红旗”品牌复兴,过去几年间,一汽集团已经投入50多亿元的研发资金,未来还将投入100多亿元,在车型方面也将向SU V、面包车等多种车型拓展。有业内人士表示,“红旗”H 7车型的量产已经对一汽集团的生产体系支撑能力提出了挑战,未来几年如果“红旗”品牌大规模铺向市场的话,这种挑战会变得十分严峻。一旦支撑能力达不到要求“红旗”从“官车”向市场的转型之路就会非常坎坷。
第二关,市场销售网络的支撑能力。对于一个汽车品牌的推广来说,销售网络就像“两条腿”。销售网络铺得越开,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就会越大。对于“红旗”品牌来说,销售网络建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一是本身固有的终端“红旗”4S店数量就不多,二是“红旗”H Q 3车型停产后,大部分4S店改卖“奔腾”等品牌。随着明年“红旗”H 7车型向市场开放购买,采取原来的销售渠道与“奔腾”同店销售,还是“另起炉灶”加大销售网络建设,这些都是“红旗”品牌闯市场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三关,消费者的认可度。从“高高在上”的官车,到满大街跑的出租车,“红旗”这些年的品牌市场定位出现过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高端形象。记者了解到,很多消费者依然对“红旗”品牌非常期待。徐建一表示,“红旗”H 7的量产,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占据填补了自主品牌高端车市场的空白。业内人士表示“红旗”H 7能否在与国外高端品牌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能否取得消费者的认可,关键还要看核心技术。
亟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面对外资品牌不断扩张的压力,自主品牌车企开始尝试向中高端市场进军。“红旗”H 7车型的量产,就是一个生动写照。但对于绝大多数国内车企来说,由于先天技术积累不够,在做中高端的道路上非常艰辛。而如果继续停留在“质平价廉”的低端领域,等待合资品牌逐渐蚕食这块阵地,未来只有死路一条。这种两难境地,就是多数自主品牌车企当前面临的尴尬。
在与“红旗”H 7项目组团队交流时,既能感到他们发展自主的决心,也能体会到他们的一些无奈。一位项目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汽车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如果关联行业支撑能力不够,单靠汽车制造厂商来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就会非常难。比如,汽车与钢铁、橡胶等行业是上下游的关系,如果橡胶、钢铁质量一般,汽车制造就会受到影响。
此外,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困扰大多数自主车企的关键问题。每年大量汽车专业毕业生流向合资企业或外企,已经成为全国的一个普遍现象。与此同时,自主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数年前,“红旗”品牌曾试图通过H Q 3等高端车型,进入高端市场与国外品牌进行竞争。但事实证明,缺乏自主支撑能力的高端品牌,很难得到市场认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采访中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其中不仅包括汽车工业,也包括橡胶、钢铁等其他关联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