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次波折,屡败屡战的神舟电脑终于在第四次冲击IPO时成功叩开资本市场大门。对于神舟电脑而言,此次成功过会意味着终于跨过了资本市场的门槛,有望通过上市使公司得到进一步发展。不过,记者在查阅神舟电脑的招股说明书后却发现,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低于业内同行,但却有着超过联想等一线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不禁让人对神舟电脑的真实经营状况产生疑问。
四度冲击IPO
日前,证监会公告显示,神舟电脑首发过会获通过。在此之前,神舟电脑曾三次冲击IPO,但均以失败告终。2005年,神舟电脑首次赴港发行上市未果;2008年,神舟电脑首次在深圳中小板拟发行上市,但终因金融危机而搁浅;2011年,神舟电脑首次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但依旧被证监会拒之门外。
对于2011年神舟电脑被否的原因,发审委指出神舟电脑招股说明书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公司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存在明显差异;其次,未能合理解释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但毛利率逐年上升现象;最后,公司2010年营收增长主要来自电脑零配件销售,可能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神舟电脑最新版本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上述问题得到了改观。数据显示,神舟电脑2011年度的营业收入约56.96亿元,净利润为2.9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约为2.4亿元,2011年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销售数量为173万台。值得注意的是,神舟电脑2011年经营性现金流得到了明显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从2010年的2625.17万元猛增至23968 .08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幅高达813.01%;存货周转率也从2010年的3.66次提升至4.50次。
财务数据疑点重重
尽管数据有所提升,但和同行相比,神舟电脑的存货周转率仍大大低于业内同行。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PC行业平均存货周转率为13.87次,而神舟电脑同期的存货周转率仅有4.50次,而国内PC制造行业“一哥”联想2011年的存货周转率则高达18.91次。
对于存货周转率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神舟电脑给出的解释是:公司采购及生产自行完成,实施策略、战略采购模式,以及独特的按供应生产的生产模式,自行采购C PU、准系统、硬盘、显示屏、光驱等关键配件用以装配电脑,导致存货周转率较低。同行业部分厂商,除少数机型外,大部分采用代工加工的生产模式,采购和生产由代工企业完成,因而保证了自身较低的存货水平。
尽管存货周转率远低业内平均水平,但神舟电脑的毛利率却高得不可思议。公司新版招股说明书显示,201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5.55%,较联想同期11.96%的综合毛利率高出了3.59个百分点。
对此,有财务专家对神舟电脑的财务数据提出了质疑:存货周转率过低意味着巨额存货需要占用大量营运资金,并因此产生更多的财务费用,将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进一步下降。但神舟电脑的综合毛利率却比联想高出40%之多,真是不可思议。
对于上述质疑,神舟电脑给出的解释是:由于经营策略和发展路径不同,国内计算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业务构成各不相同,各上市公司所注重的细分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差异较大。同时强调,公司秉承“总成本领先”战略,积极采用战略采购的方式抵御上游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保证在计算机行业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成本优势。
业内人士对神舟电脑的解释却并不认同。一位国际一线PC制造商的高管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影响PC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因素仍是规模优势,而不是所谓的“成本领先战略”。“神舟电脑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和联想无法相提并论,也不具备联想一样的规模优势。因此,过低的存货周转率却有着超高的毛利率水平,这让人无法信服。”该人士这样说。
涉嫌粉饰财务报表
对于神舟电脑有违业内普遍情况的财务数据,有财务人士认为,神舟电脑可能通过各类财务手段,人为美化了财务数据,有粉饰财务报表之嫌。
有分析人士指出,神舟电脑的最新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的存货跌价计提比例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2009年度、2010年度和2011年度),神舟电脑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为3.12%、4.04%和4.30%,而同期行业平均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为6.17%、9.53%和7.98%。
对此,神舟电脑在招股说明书中坦言,假设报告期内参照行业平均水平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为:2009年度调减净利润3361.57万元,2010年度调减净利润2245.23万元,2011年度调增净利润1507.20万元———据测算,这将对公司当年净利润的影响幅度为5%到15%不等。由此可见,神舟电脑的真实营收状况存在一定水分。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神舟电脑在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上没有遵循严格的会计准则,这直接提高了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涉嫌粉饰财务报表。
对于上述问题,记者试图联系神舟电脑做进一步采访,但截至发稿时为止,神舟电脑方面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