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敢贷”到“怕没贷”:
十年“房奴”解套折射中国楼市变迁
2012-12-07     □记者 罗宇凡 魏宗凯 华晔迪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11月1日拍摄的济南城区一处在建商品房项目。  记者 朱峥 摄

  2012年,对不少中国的商品房购房者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本世纪初到2003年前后,中国的商品房市场迎来了第一波住房按揭贷款热潮,大批工薪阶层通过贷款实现安居梦。时至今日,第一批贷款购房者将为房贷画上句号。从最初几万、十几万,到今天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元房贷,十几年来“房奴”的变化折射出中国商品房市场的变迁与进化。

  房价10年:让“负翁”变“富翁”

  2003年,北京西北四环的世纪城被评为当年京城的10大热销楼盘,每平方米5000多元的房价对于当时的北京市民而言依旧奢侈。就在那一年,25岁的孟为贷款30万元在世纪城买下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当时每个月的收入也就四五千元,我几乎每天都在算,要用多少年才能还清所有的贷款。”孟为说。

  孟为的担心在那一代贷款买房者当中十分普遍。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房地产业的大繁荣,第一代购房人很快就从第一批“负翁”变成了“先富起来”的人。

  2012年,世纪城一期二手房的均价已经达到每平方米47000元,比10年前涨了10倍。从负债累累到坐拥百万,第一代贷款购房者早就不再为月供的问题担惊受怕。

  房价10年变迁,让第一批贷款买房者变成了真正的幸运儿。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抽样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等城市,目前上市的二手房,房本年龄5年以上的普通住宅,超过8成已经全款付清;而房本在2005年之前,也就是购买超过8年的,基本上已经没有贷款。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研究院张絮告诉记者,10年前买房的有很多早就利用巨大的房价差换房,变相提前结束了“房奴”生活。可以说,2003年左右是我国最近10年买房的最佳时期。房价低,政策好,走势佳“他们是最不像‘房奴’的一批贷款购房者。”

  房贷10年:从“不敢贷”到“怕没贷”

  住房按揭贷款的历史其实远比10年长得多———早在20年前,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就贷出了全国第一笔个人房屋贷款。

  不过,虽然房贷业务已有20年,但房贷真正的发展期却是从1997年开始的。这一年,央行颁布《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规定贷款比例最高限额是房价的70%,贷款年限最长为20年。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商品房和个人住房贷款开始走近普通百姓。

  “开始我们是不敢贷款的。”今年已经56岁的陈卫国告诉记者,10年前他每月的工资只有3000多元,积蓄不过几万元,想买个大点的房子除了贷款别无他法。对于不少第一批贷款购房者而言,向银行借钱与其说是实现安居梦的捷径,不如说是万般无奈下的选择。

  然而,随着房价不断上涨,商品住房所具备的再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居住价值,更多的则是保值增值功能。对房屋升值的追逐和对房价高涨的恐惧,让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贷款买房的大军中。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2003年在北京购置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平均只需约40.5万元,贷款20万到30万元,月供仅需1400元左右。而今天,贷款买房者月供过万元已经十分普遍。月供比10年前涨了10倍,人们对住房贷款的渴望却更加强烈。随着去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持续发力,差别化信贷政策逐渐深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断收紧。人们担心的不再是是否还得起月供,而是能否从银行贷到足够的资金。

  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全国房地产个人贷款余额不到200亿元。2001年底,全国房地产个人贷款达6600多亿元,是1997年的35倍。而到了2012年,全国主要金融机构上半年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就达到了6.9万亿元,是1997年底的363倍。

  未来10年:今天的“房奴”何时解套?

  10年前的所谓“房奴”其实早已不存在解套的问题,2012年这个时间节点,对于第一批贷款购房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而对于近3年来的购房者而言,房贷依旧是结结实实压在头顶的一座大山。

  在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看来“我国房价上涨幅度最大的是在2009年到2010年之间,这几年来的购房者承受了高房价的压力,是真正意义上的‘房奴’。”

  “房地产调控应该有更大的视野,要尽快提高居民收入的上涨速度,使其与房价的上涨幅度相匹配。对贷款买房的普通购房者要定向减税,扩大保障房的保障面,减低刚性需求购房者的购房压力。”张大伟说。

  不少专家认为,与10年前的购房者相比,现在那些穷尽了几代人积蓄、背负着几百万元债务的购房者无疑更需要关注;那些被高房价挡在大都市外的年轻人更需要关心。而这些,恰恰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房地产调控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1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内,中国房地产市场能否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