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日本央行新行长的必修课
2013-02-22     □记者 王龙云 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本央行(日本银行)行长白川方明决定提前卸任,“谁是继任者”的悬念随即产生,但标准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读懂并用活所谓的“安倍经济学”。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表明心迹,将任命一位“在克服通缩方面意愿强烈”的人担任新行长。

  解读“安倍经济学”

  所谓“安倍经济学”,是日本媒体界效仿“里根经济学”生造出来的一个词。安倍晋三的逻辑是:让央行大量印钱,造成市场流动性泛滥,以此刺激物价上涨,从而令日本经济跳出通货紧缩的困局。该政策的核心包括增加基础建设的公共支出、降低企业税率和货币宽松政策。

  日本《文艺春秋》月刊去年年底刊登了安倍晋三亲自撰写的《迈向新型国家》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以“夺回日本”为竞选口号的安倍白纸黑字地写下了自己的一系列经济主张。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消灭通缩与改革日本央行。

  文章说,众所周知,目前日本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提振经济。眼下经济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无疑是从1997年起持续多年的通货紧缩。通缩抑制了就业,令社会保障陷入危机,令民众的生活陷入低迷。坊间议论认为,少子高龄化的日本无法避免通货紧缩。但他认为这是误读。实际上很多国家在人口下降之时并未陷入通缩,这得益于政府和中央银行协调制定的金融政策。

  “当我们夺取政权后,将会与日本银行缔结政策协定,设定明确的通胀目标。具体的数字当然将由专家们协商制定,但作为自民党来说,我们设定的物价增长目标将应当是2%。”当选首相后,安倍果然兑现了这项承诺,准确地说,是压力下的日本央行不得不兑现的。

  摩根大通(日本)研究部门主管、经济学家杰斯珀·科尔就此评论说:“与小泉纯一郎以来的历任首相不同,他(安倍)在阐述自己的政策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时清晰、直接、坦率。他阐述的首要目标是对通缩全力发起进攻。在这方面,(日本央行)接到实现2%的通胀目标的命令,并且,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致力于无限增加基础货币,直到目标实现。”

  对于央行的独立性,安倍在文章也有话要说。他认为,作为一种政策手段,全世界的中央银行都具有独立性,但对于政策目标,大部分的中央银行都会与政府设定相同的目标。这就是通胀目标,但在日本,目标也好手段也好都全权交由央行操办。所谓日本银行的独立性,就是指日本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如果需要的话,央行行长必须出席国会并做出说明。安倍屡次威胁要修改法律削弱央行的独立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兑现,但对日本央行来说,这无疑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英国驻日本大使休·科塔齐对“安倍经济学”进行了归纳,他认为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是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在不同情况下所倡导的政策的翻版。它似乎有三个主要因素:首先是要迫使日本央行力争达到2%的通胀率目标,并扩大“量化宽松”,这是创造更多流动性或多印钞票的另一种说法。二是试图通过新的公共开支计划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第三个是一个模糊的结构性改革承诺。

  自安倍上台推行“安倍经济学”之后,市场闻风而动,日元对美元汇率持续走低,跌至94日元兑1美元一线,而东京股市持续上涨,站上11300点。据外媒报道,众多对冲基金在本轮“安倍行情”中做空日元同时做多日股,赚了个盆满钵满,其中“金融大鳄”索罗斯旗下基金账面获利高达10亿美元。

  “安倍经济学”让对冲基金赚了,也能让日本经济赚到吗?

  路透社曾刊发名为《安倍晋三面临的挑战:印钞之后又该如何?》的文章称,由于自民党在众议院掌握明确多数,安倍晋三有机会证明自己的气魄,消除第一次任首相时的难堪记忆。他的“安倍经济学”综合了强有力的货币宽松措施以及大规模公共支出,几乎不需要政治成本,而且他在某些棘手议题上的态度比较含糊,如美国领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 PP),提高消费税税率等。文章称,假如运气不错,安倍政府甚至有机会终结三季度以来日本经济出现的短暂衰退。接受路透调查的分析师预测,日本经济明年一季度可望恢复增长。安倍将在明年8月份面临第一道经济考题,手握第二季度经济数据的政府届时将评估并决定经济是否足够强劲,能够应付计划中的第一轮消费税税率上调。

  全球经济学家围绕近几个月出台的安倍经济计划展开争论。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新任所长亚当·波森认为,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一个错误,因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已经足够并且是适当的。在他看来,前者需要付出长期代价,到目前为止,事实表明它无法对抗通缩和货币过度升值。《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对这一观点表示支持并补充说,重要的是在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同时进行结构性改革。至于日元,该报主张日本银行采取冲销措施,完全抵消日元需求增加的负面影响,以此实现日元贬值,为对抗通缩提供帮助。

  但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则对安倍的政策表示支持,英国《经济学家》也对此表示赞同。克鲁格曼认为,通缩不受欢迎,因为会导致汇率相对升高,进而对国内需求和存在过度升值趋势的日元造成负面影响,使日本失去竞争力。此外,他还认为,通胀会使公共和私人债务比例降低。他避开了波森的说法,称量化宽松(同时不进行财政扩张)在其他国家(比如美国)并未取得这么好的效果,而财政政策具有很高的加倍效应。他还对辜朝明的说法提出批评,认为货币扩张是必要的,因为可以降低公共债务和预算赤字的比例,使通胀目标更具可信度。

  《日本经济新闻》经济部次长濑能繁认为,安倍政权的经济政策,虽然目前金融市场反应良好,但期望越高,越存在很快转为失望的风险,最重要的是,今后要制定中长期财政建全化计划,在全球化、少子化、老龄化的情况下,提高日本经济的实力。

  再见,白川方明

  2月5日,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照常出席了在首相官邸举行的“经济财政咨问会议”。在这之后,白川与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时突然表达了提前辞职的意向。

  当天晚间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白川称,他向安倍表示,鉴于两名副行长将于3月19日到任,为保证央行新领导层同时到位,因此希望将任期提前到3月19日结束。按照计划,白川要等到今年4月8日才算任满。

  外界普遍认为,不愿被“安倍经济学”洗脑,是促成白川提前“下课”的重要原因,但后者否认自己的决定来自安倍政权的任何影响。白川说,做出这样的决定“一点也没有来自政府的压力”,“就央行履行职责、在现有形势下帮助日本经济而言,提前卸任将非常有利于新的领导团队一起履新。”

  接下来的剧情符合市场预期,安倍很快同意了白川提前卸任的请求并着手考察新行长人选,这令白川成为近15年来首位没能完成任期的日本央行行长。上一次提前离任发生在1998年3月,时任日本央行行长的松下康雄因下属借宴请接待贪污受贿而引咎辞职。

  白川方明从纯属巧合地入主日本央行到最后提前离职,整个过程可谓跌宕起伏,在日本央行的历史上,也算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到2008年3月,时任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任期将尽,但候任者却迟迟难以确定,日本央行陷入权力真空的尴尬境地。当年3月12日,在日本央行新行长的问题上,日本参议院否决了对武藤敏郎的提名,7天之后,又否决了对田波耕治的提名。前者当时出任日本央行副行长,后者为日本国际合作银行行长,从资历到声望,能与之比肩者寥寥,但都未能在参议院过关。两大人选双双遭到“封杀”,使日本央行行长一职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出现空缺。

  《日经商务》在当时发表的一篇社论中说:“福田首相缺乏执政策略与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的不负责任,共同导演了令人无法容忍、毫无指导意义的一出戏,而民众却在其中受到忽略。”

  社论认为,央行行长职位空缺使国际社会对日本金融市场信心受挫,由此带来的损失无法估量,福田内阁因此将面临沉重打击。

  时任野党民主党干事长的鸠山由纪夫则认为,否决提名肯定会招致批评,但这是正确的决定,“与职位空缺几天相比,让国家利益受损5年对民众来说才是更大的悲剧”。

  就在这个时候,白川方明似乎成了惟一的选择。他远离党争的履历和大学教授的身份足以消弭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的党派分歧。4月7日,日本政府向国会提名刚刚担任日本央行第一副行长的白川方明作为行长人选。9日,国会顺利批准了这一提名。

  白川方明时年58岁,在央行任职超过30年。2006年,时任央行理事的白川离开央行赴京都大学任教。2008年3月,白川被任命为央行副行长,并在原行长福井俊彦卸任后代理行长职权。日本舆论将白川当作典型的“技术型官僚”,称他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丰富从业经验,但最大的不足是政治背景匮乏,很可能成为日本政坛激烈党争的牺牲品。

  被朋友们戏称作“书呆子”的白川曾在接受访问时表示,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央行工作”。

  在京都大学任教期间,白川出版了《现代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一书,内容涉及日本央行如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等。这本445页的著作定价6000日元(约合58美元)。尽管价格不菲,但日本政界、金融界人士为了熟悉白川的政策理念和 决 策 风 格 争 相 购 书 , 一 时 间 搞 得 “ 洛 阳 纸贵”,白川后来在国会作证时对此表示惊讶,“对于这么一本学术著作而言,销路之好出乎我的意料”。

  白川方明与日本政坛的蜜月期很快就宣告结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日本经济难逃一劫,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样,白川方明也被推到了抗击衰退、挽救经济的前沿阵地。

  当年8月20日,日本银行发布月度经济评估报告,将其对目前日本经济形势的判断概括为“疲软”,而其上个月的判断为“进一步放缓”。这是日本央行十年来首次对经济形势作出“疲软”的判断。白川方明指出,由于石油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抑制了对日本商品的需求,日本经济复苏进程可能有所延后。

  更严峻的形势随即而来,白川方明开始了自己在日本央行的破纪录之旅。当年10月31日,白川方明宣布,日本央行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现行的0 .5%下调至0 .3%。这是日本央行自2001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之后,日本央行将短期利率降至0.1%这一可谓有史以来的最低位。

  2009年,白川方明在主导日本货币政策时与执政的民主党政府发生过激烈论战,双方都认为对方在应对通缩的问题上磨洋工,内阁中的一些官员甚至称日本央行“尽管形势逼人却一如往常地在掌舵时睡觉”。最终,白川作出妥协。日本央行继12月1日决定增加10万亿日元(约合1150亿美元)货币投放后,又于2日宣布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1万亿日元。日本共同社当天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称,连续两天向市场注资,显示出央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姿态愈发明显。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日元被投资者当成了避风港,将日元兑美元汇率推升到82.87日元比1美元,为1995年5月底以来最高水平。日元不断走强使得本田汽车、松下电器等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空间受损。另外,日元走强还将延长通货紧缩状态。因此,日本国内、特别是出口企业要求央行干预汇市的呼声日益强烈。2010年9月,白川采取行动,15日当天日本央行以抛售日元、买入美元的方式干预日元升值。这是日本央行从2004年3月16日以来首次直接干预汇市。

  去年年末,日本举行大选,时任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大打货币宽松政策这张选民牌,并将白川方明视为日本经济踯躅不前的“阻力”。安倍表示,如果日本央行不执行政府力主推行的激进货币宽松政策,他将推动修改法律,改变这一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还威胁要更换央行行长。尽管白川对此难以接受,还暗示“一些国家的央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最终配合政府推出了“无限期”量化宽松政策,并接受安倍的建议,将通胀目标提升一倍至2%。也就是在这样的境地下,白川去意已决,表示将提前离任。

  抗通缩,继任者的使命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19日在东京表示,日本政府可能将在下周提出日本央行行长及两位副行长的人选。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菅义伟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在访美回国后考虑日本央行正副行长的人选问题。按照计划,安倍定于2月21日至24日访美,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路透社援引经济财政担当大臣甘利明的话表示,就日本央行行长人选问题,安倍政府会与反对党在本月内达成基本共识。

  这比此前日本媒体的猜测晚了一周时间,此前一些日本媒体称安倍会在出访美国之前就做出决定,但知情人士透露,在人选问题上他与财相麻生太郎分歧较大,所以才暂时搁置一边,等访美结束后再全力处理。

  近期,日本媒体列出了一份6个人的大名单,基本可分成“官僚出身”和“学界出身”两大阵营。前者包括大和总研理事长武藤敏郎、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岩田一政、亚洲开发银行总裁黑田东彦;后者包括东京大学教授伊藤隆敏、庆应大学教授竹中平藏、学习院大学教授岩田规久。

  数位知情人士称,安倍及其顾问已经将最终人选的范围缩小至两三人,但已决定排除学术界及民间部门的经济专家,而是倾向于像武藤这类拥有政府官僚经验的人。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最有望出线的是前日本央行副行长武藤敏郎。武藤曾任财务省事务次官,2008年因在野党杯葛未能如愿出任央行行长后长期执掌智库大和总研,其在资历、经验、能力、学识、政界人脉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可以排在第一。分析师称,武藤敏郎倾向于日本央行设定通胀目标和购买资产(主要是日本国债),反对购买国外债务和改动日本央行独立法。他推动的政策将比白川方明要激进一些,但不会推出其他一些人选所倡导的更为激进的举措。

  66岁的岩田一政的热门度仅次于武藤。学者出身的他曾在上世纪70年代晚期在经合组织任职,后曾出任央行副行长,目前是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席。岩田拥有丰富的国际和国内工作经验,并主张央行更积极干预经济。他曾建议设立50万亿日元基金,用以购买外国国债来压低日元汇率。岩田的弱点是性格比较温和,容易成为强势政府的傀儡;能否控制强大的央行组织也尚待证实。东京汇市上,交易员们的普遍看法是,若岩田一政成为新行长,日元遭抛售势头将是最猛烈的,若武藤敏郎得到任命,日元跌幅不会太大,甚至可能走强。

  事实上,安倍的提名需获得国会参众两院的批准,其所属的自民党在参议院不占多数席位,因此需要反对党的配合才行。最大的反对党民主党已经作出暗示,将支持武藤等前任政府官员,却并未保证一定采取合作态度,而部分边缘政党则反对选择前任财政官员出任央行总裁的想法,在野党大家党就提出,新行长一不能是财务省前高官;二必须得有博士学位,据说这才能“与国际接轨”。这对安倍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威胁。

  无论是谁出任下任日本央行行长,日本的货币政策将摆脱白川时代的烙印。有分析认为,在安倍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将更倾向于宽松,可以确认的是未来日元将进一步走低,尚待观察的是“安倍经济学”能否让日本避免再度遭遇“失去的十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