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并举绘出国画人生
———当代青年女画家李维红艺术人生写真
2013-07-05     □刘琼 来源:经济参考报

    ▲李维红的工笔花鸟画作品

    资料图片

    说实话,和李维红相识,并非为画。可是,当笔者意外得知李维红画得一手美轮美奂的工笔花鸟画时,兴趣便油然而生,与她探寻起了她的艺术人生。攀谈中,笔者惊奇地发现,李维红真可谓是一位理论水平与实战技巧俱高的实力派女画家,她不仅拥有娴熟的绘画技能,而且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实属美术界不可多得的青年艺术人才。

    翻阅李维红个人履历知晓,李维红接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也有过企业工作的经历,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和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张之光教授,并获得硕士学位,其间在一艺术公司从事艺术创作,为其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根基。2000-2007年留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其间被评为副教授。2007年调入北京大学任教,主要研究中国画和色彩学,主讲《国画技法》、《色彩学原理及动画应用》,其执教经历对其艺术创作来讲,更是如虎添翼。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全国大型画展上,李维红的艺术作品多次入选参展:1994年,其国画《行》入选中宣部、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0年,其国画《金色奏鸣曲》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协会举办的“迎接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展”; 2003年,其国画《聚》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工笔重彩画协会举办的“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画微型作品艺术大展”;2008年,其工笔画《云涌风起时》入选中国工笔画学会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

    除此之外,李维红的艺术作品还多次发表于《美术研究》、《美术》、《国画家》、《美术观察》、《中国美术馆》、《江苏画刊》等专业期刊及《今日中国美术》、《当代中国女画家作品》、《中国工笔画作品集》等大型画册。

    为了让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百姓,扩大其艺术影响力,接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评判与审阅,2005年,李维红应美国康奈迪克学院(C onnecticutC ollege)邀请,在该校举办了个人画展———《李维红新派花鸟画邀请展》;1995年,其作品中国画《春晖》发表于献给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中国女画家专集》;2009年,在北京西山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云水之间———李维红工笔花鸟画展》;同年,出版了《李维红工笔花鸟画作品集》精美画册……多措并举,以满足广大艺术爱好者收藏与欣赏之心愿。

    就这样,李维红的艺术作品有了与专家、学者及广大艺术爱好者见面的机会。中国国家画院陈云刚教授称赞她的作品“境界高渺、构图奇崛、涉色险峻、格调纯净、情愫浓郁、气象宏大,尤其在构图、立意与用色方面,敢违常理而合艺道,仅凭此,便技高一筹”。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肯定地讲:“诗意”是李维红绘画的灵魂,也是她打动人心的秘笈。读她的画,你会随着她的云中白鹤而轻舞、伴着她的水中游鱼而嬉戏,在迷离的春色,在萧瑟的秋天,看暮色归飞的大雁,见随波逐流的落花,仿佛在述说着她的故事,也述说着你的故事。

    还有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先生电贺李维红:“你的工笔花鸟,画法与面貌较多,显示出很强的绘画能力。看过你的画册,给我印象突出的是,你对强烈风格的追求,如反差巨大的明暗、浓艳的色彩、亮丽或深重的底色、强劲的光线等,这在当代工笔画中是比较少见的。强烈增加画面的力量感,强化某种美感和境界,给观者以有力的刺激。当代工笔画多灰暗甜腻之作,突然杀出一路强烈的风格,或许是一剂良药。”

    这就是李维红的独到之处,她把教学研究与创作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创作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精美图画。打开她的画册,就可以看到,《天河》映衬着《春晖》,《小鸟》《聚》众而《行》,似《春之灵》翱《翔》蓝天,《兰花》与《黑牡丹》斗奇《争艳》,好一派《春色满园》;《清晨》,在《云水之间》,吹来一阵《天风》,《观梦》人《远行》林《荫》小道,《凌风》找《寻》《荷塘月色》,《云涌风起时》,突见《出水芙蓉》《舞斜阳》,好一曲《金色奏鸣曲》……

    柏拉图在智者篇中说:“画家为清醒者制造了一种人工幻梦。”用此话来形容李维红的工笔花鸟画是再贴切不过了。她用绮丽、浓艳而朴厚的色彩,精心展现了一个个我们似曾相识而又绝未相遇的幻境。幻境的主角是传统的“花鸟”。不,确切地说,是宇宙和自然中的精灵———充满生命力的、拟人化的神鹰、飞鸽、大鹏、仙雀等等,都在其之列。谁敢说李维红不是在建造一个“梦幻工厂”呢?

    说到此,笔者不得不说,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人们常常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而忽略理论对实践的“超越”。李维红研究理论与实践,不仅在于她对理论的“观念性”和实践的“物质性”研究,更在于她对理论的“理想性”和实践的“现实性”研究。她的论文《色彩的控制与调整———关于动画创作中色彩的综合对比》、《水的魅力》、《从“随类赋彩”到“随意赋彩”》、《图案在中国绘画中的运用》均被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她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她的绘画实践,不仅绘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也绘出了她精彩的艺术人生。这也许就是她的过人之处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