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级政府2015年前将全面公开“三公”
2013-07-18     □记者 韩洁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治奢”的大背景下,备受关注的“三公”经费公开也在逐级向下推进。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明确提出2013年各省级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

    这份名为《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对当前重点 领 域 政 府 信 息 公 开 工 作 作 出 部署。分析人士指出,地方“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的明确,释放出中国高层大力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打 造 “ 阳 光 廉 政 ” 政 府 的 坚 定 决心。

    “此次国务院明确的地方‘三公’公开时间表,意味着财政信息公开步伐再次提速。”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10日对记者说。

    自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中国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支出等信息公开迈出较大步伐。

    2010年,中央各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至今已连续四年推进部门预算公开。今年还首次实现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与部门预算同步公开。

    信息公开的推进也促使政府更谨慎地使用“三公”经费。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不久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2012年中央决算数据 显 示 ,2 0 1 2年 中 央 单 位 “ 三公”经费实际支出合计74 .25亿元,比预算数压缩了5 .59亿元。

    随着中央层面财政信息公开的推进,地方预算公开也备受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省份加快财政预决 算 以 及 “ 三 公 ” 经 费 的 公 开 力度。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公开了省级财政总 预 算 和 省 级 预 算 单 位 的 部 门 预算,其中江苏、江西、海南、青海等省将除涉密单位外的省级部门预算全部公开。

    此外,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河南、陕西、四川、新疆等18个省公开了省级“三公”经费总预算;北京、上海、陕西等20个 省 公 开 了 省 级 部 门 “ 三 公 ” 经费。

    一些省份也在逐步推进省以下部门预决算以及“三公”经费的公开 。 湖 南 省 财 政 厅 厅 长 史 耀 斌 介绍,2013年,湖南省在全面公开省直单位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基础上,要求所有市州本级今年必须启动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共组,县市区一级也要抓紧研究方案,尽快实施。同时,还要 求 省 级 公 开 的 所 有 重 大 民 生 专项,资金分配下达到市县后,市县要 向 社 会 全 面 公 开 具 体 的 使 用 情况。

    不过,专家指出,相对于中央部 门 和 省 本 级 , 市 县 级 政 府 公 开“三公”经费的难度更大一些。

    清 华 大 学 本 月 初 发 布 的《2013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 研 究 报 告 》 显 示 , 我 国 市 级 政府 财 政 透 明 度 仍 然 很 低 , 即 使 排序 在 前 三 十 位 的 市 级 政 府 的 财 政公 开 情 况 也 远 未 达 到 良 好 披 露 的水平。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俞乔认为,长期以来,不少部门和地方政府似乎已经习惯于花钱不受监督。财政活动透明社会建立良好政府治理的前提,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提高财政透明度,对规范政府行为、限制公共权力提升政府公信力、杜绝贪污腐败等都有特殊意义。

    “ 越 是 基 层 , 财 政 改 革 难 度越 大 。 ” 白 景 明 指 出 , 当 前 社 会公 众 对 财 政 信 息 的 关 注 度 越 来 越高,如果2015年前市县级政府能全 部 公 开 “ 三 公 ” 经 费 , 意 味 着我 国 将 在 “ 十 二 五 ” 期 间 实 现 各层 级 政 府 “ 三 公 ” 经 费 的 全 公开 , 对 于 深 化 我 国 行 政 体 制 改 革至关重要。

    专家指出,当前除了要加大公开力度,推进预算公开还应在细化公开内容、强化财政资金监管上下功夫。今年以来,中国财政收入持续低增长,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备受关注。

    对 此 , 此 次 通 知 明 确 要 求 ,2013年要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总额和分项数额增长的中央部门,要细化说明增长的原因。要细化中央部门2014年预算编制,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公开为购置费和运行费。

    “无论是推进财政信息的全公开 , 还 是 强 调 财 政 公 开 要 亮 ‘ 细账’,核心都是推进建立节约型、廉政透明的服务型政府。”白景明指出,推进财政信息公开,让群众监督对政府花钱形成压力,在当前财政收入低增长形势下,有助于更好把钱花好花到实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