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稀土”屡禁不止
白云鄂博现盗挖稀土“黑口子”
2013-08-09     □记者 杨烨 任会斌 包头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白云鄂博矿周边有几户牧民还没迁走,防盗围栏目前还没有实现封闭,有个两三公里的缺口,结果这个缺 口 成 了 不 法 分 子 盗 矿 的 ‘ 黑 口子’。由于矿区太大,巡逻人手不够,不法分子往往选择晚上进矿区偷矿。”聊起“黑稀土”产业链,一位稀土企业负责人给《经济参考报》记者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这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还只是稀土黑色产业链条的冰山一角。在白云鄂博矿区附近,大大小小分布着几十家小铁矿选矿场,实际有些是以选铁打掩护,从事的也是非法选稀土矿。

    此外,记者在包头市采访了解到,包钢集团尾矿坝内的稀土含量比白云鄂博的矿石高,而且尾矿坝又没有防护措施,自然受到不法分子“青睐”。更令人惊异的是,由于包头市放射性废物库中的一些矿渣也含有稀土,竟然也被不法分子盯上。

    稀土协会秘书长马荣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对“黑稀土”屡禁不止的情况,国家很重视,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通知,从8月15日起开展新一轮为期3个月的专项活动。但是从以往的情况看,往往是打击生产销售“黑稀土”的专项活动一过,不法分子就又开始猖獗起来,一些稀土非法开采、冶炼分离厂也在“风头”过后死灰复燃。个别地方政府也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维,打击不积极,还违反国家稀土产业政策越权审批稀土冶炼分离项目,甚至纵容非法生产加工稀土的行为。

    “全国非法产能已经接近合法企业的总和。”马荣璋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2012年,南方中重稀土矿产品的指令性计划总计1.34万吨。但是据稀土行业协会统计分析,南方矿2012年至少生产了3.7万吨,由此可推出南方冶炼分离企业获得的离子矿有70%来源不明。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陈燕海在此间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坦言,违法违规开采生产稀土的现象仍然严重,2012年估计全国的稀土矿非法产量有4万多吨,违规冶炼分离稀土产品有5万多吨。

    令人担忧的是,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还有部分废料综合回收企业,以综合回收利用之名,借其高度重合的工艺流程,实际上就是在做原矿冶炼分离。这样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企业使原本混乱的市场“雪上加霜”,一些正规企业更加举步维艰。

    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等机构统计,全国现有56家稀土永磁、发光等产品生产废料综合回收企业,年处理废料能力达10万吨左右。“合法稀土的年产量每年只有10来万吨,可供加工的废料很有限,哪能满足他们的加工需求,他们在加工什么?不言自明。”南方一位省级稀土行业协会负责人说。

    “稀土非法开采、违规生产加工、产品走私是制约我国稀土产业正常发展的一颗毒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对记者说,2012年以来,稀土价格持续低迷,与“黑稀土”充斥市场有很大关系。

    巨大利益无疑是造成“黑稀土”猖獗的主要原因。江西省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崔源发在会议间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目前稀土矿价是16万至17万元/吨,加上产品加工费4万至5万元/吨,相对于产品综合销售价格17万至18万元/吨,对于正规企业而言已经是成本倒挂,生产经营是难以为继的。但是对非法企业而言,采购非法矿产品(无税票、无采矿证)约10万元/吨,加上无需环保成本(可省去每吨1.5万至2万元),以17万元/吨的销售价格计算,即可有相当可观的利润。

    马荣璋也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就拿白云鄂博周围这些选矿厂来说,它们以选铁矿的名义来选稀土,比包钢稀土这样的正规企业每吨精矿少交1.4万元的资源税。即使不计算其环保成本及各种税费,仅资源税一项就占销售收入的50%。另外,离子型稀土矿的资源税在各地计税方法不一,例如赣州3 .6万元/吨,广东2.5万元/吨,福建0.6万元/吨。以赣州为例,资源税加各种税费,占每吨矿销售价格的50%以上。私挖盗采不需要缴纳任何税费,即可获取这50%的差额,获利空间巨大。

    马荣璋等人认为,应该尽快出台稀有金属管理条例,明确责任主体,建立打击“黑稀土”产业链的长效机制,规范稀土生产经营行为。

    同时,尽快对稀土废料综合回收项目进行清理整顿,疏堵结合,并开展区域规划,建立区域回收中心,规范稀土废料处理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