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整顿加码波及贸易企业
工信部拟设稀土违法“黑名单”
2013-09-04     □记者 杨烨 任会斌 北京 包头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场自上而下的稀土整治“风暴”已经展开。《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工信部权威人士了解到,工信部正准备以“专用发票”为线索,对国内涉稀土的开采、冶炼分离和贸易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专项排查,逐一登记,并根据检查情况建立稀土管理“黑白名单”,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与历次检查有别的是,本次稀土整治对象,不仅包括包头、赣州、广东等稀土矿产地的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一些上海、北京等稀土贸易公司也在检查范围之列,共计1594户。

    “一旦发现稀土违法违规行为,除了地方主管部门进行关停整顿等处罚外,上述稀土企业将登记纳入稀土‘黑名单’,包括企业负责人(老板),将成为工信部和地方政府重点监控对象,并和地方政府问责制相挂钩,严防‘死灰复燃’。”上述人士说。

    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我国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稀土开采和生产管理政策。但是在暴利的诱惑下,游离在监管之外的“黑稀土”产业链条却不断壮大,不仅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同时也给稀土整合带来很大难度。

    中国稀土协会秘书长马荣璋曾忧心忡忡地说,目前全国非法稀土产能已经接近合法企业的总和。以2012年为例,南方中重稀土矿产品的指令性计划总计1.34万吨。但是据稀土行业协会统计,南方矿2012年至少生产了3.7万吨,由此可推出南方冶炼分离企业获得的离子矿有70%来源不明。

    令人更为担忧的是,从以往的情况看,往往是打击生产销售“黑稀土”的专项活动一过,不法分子就又开始猖獗起来,一些稀土非法开采、冶炼分离厂也在“风头”过后死灰复燃。个别地方政府也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维,打击不积极,还违反国家稀土产业政策越权审批稀土冶炼分离项目,甚至纵容非法生产加工稀土的行为。

    “我们就是要解决屡禁不止的问题,摸索出一个更有效的监管机制。”(下转第二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