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企稳为主题基金创造机会
2013-09-13     □记者 王原 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周是宏观经济数据密集发布的时期。业内人士分析,数据显示宏观经济有所企稳,在平稳经济环境下,资本市场可能出现结构性变化和机会。但是专家也提醒机构投资者对于系统性风险不得不防。

    主题基金表现优异

    从周一公布的价格数据看,CPI降至2.6%,维持一个相对平稳、温和的水平,而PPI环比几个月来首次转正,同比增长-1.6%,也是近15个月以来的高点,经济整体在短期已经形成一个企稳的态势。

    中欧基金认为,整体来看,8月宏观经济数据整体表现都比较好,对于A股市场而言,受目前经济数据回暖、行业利好性政策出台影响,吸引市场做多热情,短期市场将有一定表现。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表示,在经济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对资本市场不能过分看空,目前经济企稳、通胀温和的宏观格局组合,给一些主题基金创造了机会。

    银河数据的统计显示,截止8月30日,今年来以“主题”命名的股基包揽了328只标准股票型基金前十的三个席位,具体来看,27只以“主题 ” 命 名 的 标 准 型 股 票 基 金 平 均 增 长 率 为14.59%,超越同类基金13.61%的平均业绩。其中,除了华商主题精选以52.15%的收益率在“主题类基金”中排名第一外,排名第二的主题基金年内增长率也超过50%,并另有4只产品回报率超过20%。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今年股市持续震荡,缺乏上涨机会,但结构性的主题投资机会仍然相对较多,包括科技主题、新兴产业主题,文化产业主题等在内的投资热点,受到了市场多方的关注,而之前布局其中的基金在主题行情的带动下,都有了一波较好的收益。

    结构性机会或将出现三大变化

    魏凤春提醒机构投资者需清晰认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结构性机会可能变化的方向,以及潜在的风险爆发点。

    首先可能的变化是并购重组的“风生水起”。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参与的并购交易金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电子、计算机、传媒和通信四大新兴行业成为并购重组的主要领域,交易金额均显著超过以往多年的水平。技术、市场估值以及前期融资环境促使今年资本市场迎来了“并购潮”,且在结构上更集中在新兴行业。魏凤春预计,新兴行业在“并购潮”中将更趋集中化,这是新兴行业分化的一条路径,行业龙头将更加凸显相对价值。

    第二项可能的变化则是改革红利的持续性。目前看来,在经济增速全年下限7 .5%无忧的条件下,以自贸区、土地流转、金融改革转乃至二胎政策放开等为代表的改革主题开始被市场热议,也成为近期市场表现突出的领域。在魏凤春看来,虽然对每个改革和政策措施的市场反映,我们无法完全区分开“炒作”和实质获益的成分,但至少能够说明在转型的经济大背景下,市场对改革的溢价非常可观。

    第三点可能的变化则是科技进步的即将发酵。科技进步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除了新兴行业本身迎合社会需求变迁而产生增长机会外,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而获得的竞争优势,在体量上更加庞大,也符合经济去产能和优化升级的需要。产能周期下的设备投资及更新周期,必然伴随科技应用。同时,从投资者行为角度考虑,今年以来传统与新兴行业拉开的估值差距,传统产业的科技进步,在价值投资者的理念中也更容易获得认同。

    系统性风险还需警惕

    从风险方面来看,部分基金经理认为,Q E缩量以及退出所带来的全球系统性风险并不能简单的线性外推。尽管美国接下来1-2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由此给全球自由市场一丝喘息,但长期的趋势仍无法扭转。机构投资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大潮”来临之前,降低杠杆,做好准备。

    同时,国内政策上,地方债务审查可能很快公布结果,金融风险仍在管理层视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融资和资金价格不会放的太松。此外,产能过剩下的此轮库存周期能走多远,也是市场非常担忧的问题。

    博时行业轮动基金经理刘建伟认为,从内部来看,目前行业产业结构内部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宏观政策进一步释放制度改革的红利。刘建伟表示,谨慎看好制度改革情况下的投资机会,从行业板块来看,关注和看好可预见性比较强、盈利比较清晰的行业,如医药、消费品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自贸区相关板块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部分概念股涨幅超过了60%,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以及上海本地股涨幅巨大,不少个股甚至在短期内股价翻倍。刘建伟认为,概念性炒作一般比较短期,将谨慎看待自贸区概念后期走势。

    专家提醒,在当前平稳经济环境中,主题型基金风头正佳,结构性机会仍会大行其道,而对系统性风险也不得不防。当然,如果上面提到的风险点悉数缓解,市场也就有理由更加乐观一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