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门槛划定兼并重组实质启动
2013-09-18     □记者 王璐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17日,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在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等多个方面划定门槛,而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其产品将不得享受出口退税、国内应用扶持等政策支持,而且必须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尽快达标。

    业内人士预计,在这种情况下,光伏制造行业的整合大潮将在今年实质启动,在此过程中,技术不精及债务负担过重的企业可能成为破产重组对象,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因此做大做强。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在产多晶硅企业仅8家,近80%的企业停产。电池组件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财务状况依然紧张,账款拖欠较严重,我国前10大光伏企业负债总额仍超千亿元人民币。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介绍说,此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行业龙头企业每年的技术研发费用能达到上述标准,这意味着大多数中小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工信部表示,现有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应当符合《条件》要求,未满足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及项目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尽快达到要求。

    更重要的是,对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的投资、土地供应、环评、节能评估、质量监督、安全监管、信贷授信等管理应依据《条件》。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及项目,其产品不得享受出口退税、国内应用扶持等政策支持。未来,工信部将在抽查,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定期公告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而针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及项目,将被撤销公告资格。

    “下半年和明年将会有很多企业倒闭。”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强调,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不要过多介入,要用市场的方式来解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