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道而迎新章
2013-12-06     □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 来源:经济参考报

    常言道,要洞悉未来,应先回顾过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去多年在抗击饥饿方面合作的历史向我们给出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兆头。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粮农组织一起迎来了双方开展合作40周年,40年来,这一合作硕果累累,为中国自身和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作为粮农组织在1945年的创始国之一,中国一直把世界粮食安全放在首位。1973年恢复粮农组织合法席位后,新中国不断创下降低贫困和长期饥饿人口的新纪录。而如今,中国已经提前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第一阶段目标,也就是在2015年之前,将1990年基准上的饥饿人口比例减半。

    不仅如此,中国的长期饥饿人口绝对数字自1990年起至少下降42%,从1990年至1992年间的2.721亿降至2011年至2013年间的1.58亿。

    一个占世界人口20%的国家取得这样的成就,相当于让全球在抗击饥饿的进程中迈出重要的一步。中国1990年起减少1.14亿饥饿人口,这段时间内全世界摆脱粮食不安全困境的人口共计1.73亿,中国的贡献将近占三分之二。

    中国取得的成就中包含着粮农组织的支持。粮农组织协助中国发展了近50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83亿美元,同时在超过400个驻地项目中提供技术支持。惠及数以千万计的人口。一些具体项目在水资源、道路和农业技术方面提高了先进服务和先进工具的利用率。

    通过一项名为全球环境基金(G EF)的项目,粮农组织和中国借助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 IA H S)致力于保存传统生态系统和生产方法。这有利于地方对一些成熟的生产系统开展保护,比如中国的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该地区农业产品通过贴上与G IA H S挂钩的标签或打造相关品牌,促进消费者对本地农产品信心,并提高农村地区收入。

    粮农组织还与中国一起为建立有效的动物疾病监测行动提供支持。例如,粮农组织跨界动物疾病应急中心(EC T A D )数年来与中国政府合作,扩大在国家和各省之间的各级机构处理各种动物疾病紧急状况的能力,其中包括2004年在全球大规模爆发的H 5N 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粮农组织将继续坚定与中国开展合作。因为,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推动粮食安全和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发展可持续自然资源配置;加强食品安全检验和风险评估;发展和推广农业技术;通过在协调政策和数据收集等方面合作,提高应对全球化农业和贸易挑战的能力。

    达到这些目标的意愿和路线已经明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也提出了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战略计划。我深信,中国在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将在农村发展方面取得更伟大的成就,从而对全球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如今,中国不但在国内继续抗击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也正在和粮农组织一起通过“南南合作”,不断运用自己的技术专家资源在非洲、亚洲、加勒比海地区和南太平洋地区的24个国家内支援农业相关项目,帮助实现粮食安全。

    这些努力至关重要,因为与饥饿的斗争远未结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约有8.42亿人口生活在长期饥饿之中,另外有20亿人遭受着营养问题的困扰。

    从1996年起,约有1000名中国专家先后在全球许多地区的农业灌溉、畜牧、渔业、种植业和农林业等领域提供援助。其中包括:在尼日利亚分享先进的水稻种植、农业灌溉和水产养殖技术;在马拉维引进200种优良农作物;以及在蒙古的极端气候条件下提高种植和畜牧业产量。2008年,中国为进一步加强这些工作,通过粮农组织建立了支持“南南合作”的3000万美元信托基金。

    通过与全球范围内所有发展中国家分享知识、技术专家资源和资金,中国在未来将有能力让这些成就发挥出成倍的效益。粮农组织已经制定一项新的与中国合作五年计划,这项计划将加强“南南合作”在粮食安全和营养方面的作用,其中包括:帮助向非洲提供有质量保障的兽用疫苗、加强农业研究和培训中心网络建设、发展水产养殖业、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开展农业生态系统保护。

    这些计划将给其他国家树立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榜样,以促进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南南合作”。

    虽然消除长期饥饿是一项所有国家都面对着的巨大挑战,但世上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每个国家都是独特的,都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才能在面对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相关的挑战时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和供给平衡。但是通过不断与其他国家分享自己的思路和专业知识,中国能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出一条可行的、有针对性的策略,为最终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零饥饿的未来做出贡献。

    (作者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