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院士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创新设计引领新工业革命走向
2014-03-03     □记者 方家喜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两会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表示,“创新设计”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必然会引领以网络化、智能化和低碳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文明走向。他表示,中国需要提升创新设计能力作为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

    路甬祥院士以人类文明进程中设计价值和规律的认知历程为主线,深入审视新时期创新设计的内涵与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他说:“从人类文明的三个阶段———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网络时代及其分别对应的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知识网络经济三种经济形态中,可以考察研究设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他从各个时代的资源、材料、交通运输、通讯和制造业等方面,阐释了设计的不同内涵特质及其与社会演进的关系。从设计发展的历程来看,“传统设计”创新促进了农耕文明,“现代设计”推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电子化和信息化“创新设计”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必然会引领以网络化、智能化和低碳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文明走向。

    路甬祥院士告诉记者,农耕时代的传统设计、工业化时代的现代设计、知识网络时代的创新设计也分别可以用设计1.0、设计2.0、设计3.0来表征,在后两个时代中又相应出现了“工业设计1.0”和与时俱进的“工业设计2.0”。各个时代设计的本质内涵、设计与制造的关系、设计的资源要素、设计价值拓展演变均可得以清晰的呈现,得以合理继承、进化和发展。

    (下转第二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