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近五分之一耕地遭污染
有关部门正加快土壤环境保护立法
2014-04-18     □记者 杨烨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历时8年之久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终于有了结果。《经济参考报》记者17日从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获悉,目前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林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0%。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4%。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目前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和“七五”时期进行对比,我国表层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含量增加比较显著,其中镉的含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增幅超过50%,在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增加10%至40%。

    令人担忧的是,西南、东北地区同时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土壤污染也已经引发其产区的粮食重金属超标。另一方面,土壤污染是浅层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土壤中的一些污染物容易淋溶或随渗水进入地下水,日积月累造成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差,最终导致污染。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

    环保部负责人透露,本次土壤调查属于初步调查,在此基础上,环境保护部下一步将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进一步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目前已初步形成总体实施方案。

    调查结果显示,工业仍然是造成土壤污染的“祸首”。本次调查中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的5846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

    实际上,因为缺乏环保意识和有效的环境监管措施,粗放型工业排放出的废气、废水废渣对土壤的污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仅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业耕地就有2000万公顷,即使采用成本较低的植物修复法,其修复资金也将达到6万亿元。

    多位专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与大气和水体相比,污染物更难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另一方面,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导致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完全逆转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很难恢复。

    上述环保部负责人表示,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一些长期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土壤污染将危害人居环境安全。住宅、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还可能通过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场地未经治理直接开发建设,会给有关人群造成长期的危害。此外,土壤污染可能发生转化和迁移,继而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影响其他环境介质,将来还会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为此,根据国务院部署,环境保护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时有关部门也在加快推进土壤环境保护立法进程。另外,国家将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示范,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