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银行的日子似乎比以往更加艰难,不仅需要承受不良贷款多地蔓延的风险,而且资本消耗也带来了监管达标的压力。”银行业内的分析人士如此感叹道。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文件获悉,今年以来,有8家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二级资本债,募资规模达560亿元。与此同时,计划发行二级资本债的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建设银行,也有望在今年分别募资200亿元、162亿元和200亿元。
另外,首批试点高达约3700亿元的银行优先股计划已在推进中,浦发银行日前率先披露了发行300亿元优先股的方案。除了这些渠道补充资本外,还有静候通过IPO获得融资的一些银行,如广发银行基本确定A +H股上市融资350亿元的方案,争取下半年登陆资本市场;北京银行亦将在近期启动H股上市计划,拟募资200亿元至300亿元;以及一些资本金告急的十余家城商行,也将集体有一波近千亿的融资计划。
平安银行金融市场事业部研究团队主管李跃认为,“从上市银行披露的2013年三季报来看,由于存在资本达标的过渡期安排,整体资本压力不大,个别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存在‘压线’的风险,对银行业务开展形成了较大的束缚。随着对同业、理财等业务监管的加强,银行资本消耗加大,加上经济下滑和此前政策消化带来的不良率上升,银行面临的资本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看来,新资本管理办法的要求下,由于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增加规模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迫使银行资本充足率略降(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