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之名,出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意思是要遵循贤哲先王的教导,行为要端正,做事不要有偏颇。名称的来源寄托着一种美好的希望。
遵义是一座有着太多历史的城市。对一座城市来说,背负的历史越多,往往再次启程的步伐会越慢。遵义,并不例外。然而,一座有着深厚底蕴的城市,一旦决定再次启程,无论是决心,还是速度,都会令人侧目。遵义,也不例外。
这座城市从表面看,和其他的西南城市一样平静,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度过春夏秋冬。但在日常生活的脉络之下,遵义的经济正在快速而平稳地增长,2013年年底G D P达到1056亿元,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G D P排名中排第111位,已经非常接近排名108位的旅游城市桂林市。
神秘的夜郎古国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云贵高原东北部,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和湖南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南临省城贵阳市,西与四川接壤,北面紧靠重庆,中心城区南到省会贵阳市153公里、北达重庆市308公里,是大西南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全市面 积3 0 7 6 2平 方 公 里 , 为 贵 州 省 总 面 积 的17.46%,属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产业带建设的主要区域。
这里历史上曾是巴蜀、夜郎等多国领地。传说中神秘的夜郎国,与遵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唐至德二载(公园757年),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被流放到了遵义。
直到唐初建播州,至明万历二十九年,平播之战后,播州改名为遵义军民府,从此遵义名取代播州,至今已400余年。
遵 义 是 自 然 资 源 宝 库 , 全 市 森 林 覆 盖 率33 .1%以上,药用植物2018种,名贵中药材杜仲、黄连、天麻、黄柏、吴萸以及经济林木油桐、乌桕、蚕桑、五倍子等均为贵州的主要产区。现已探明有60多种矿产,其中锰、铝、汞、硫铁矿、硅石、钼、钡为优势矿产,储量在全省或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遵义的闻名很大程度上缘于历史上那次著名的会议。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革命。新中国成立后,遵义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遵义旅游区是大西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渝黔金三角旅游区的重点景区,也是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热点中的生态旅游的理想王国。初步统计,全市共有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社会资源3个大类、40个品种、100多个景区(点),其中,有国家级资源14处、省级资源75处。遵义山川秀丽,风光独特,尤以山、水、林、洞为主要特色。这里有被称为“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的杨粲墓、被誉为“生物活化石”的桫椤大面积生长于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被誉为“丹霞第一瀑”的赤水大瀑布等,遵义会议会址、赤水丹霞等旅游景点享誉海内外。
观光旅游“大遵义”
夜郎国已是历史,遵义会议也已经过去了快80年。在遵义市的很多地方,“转折之城”的说法比比皆是。在经历了70多年前中国革命前途与未来的转折之后,遵义正面临着下一个转折。“大遵义”的概念是遵义的未来发展方向,遵义将从观光旅游城市转换为观光+度假旅游城市。
“十二五”期间,遵义将加快川黔渝“金三角”、黔北渝南和武陵山区等旅游景区开发,突出提升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国酒茅台、丹霞遗产、中国茶海这五大品牌,加快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旅游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实现5000万人次和500亿元以上。2013年,遵义市接待游客33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2亿元。
随着机场通航、杭瑞高速遵义段、仁赤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景区公路不断延伸……遵义市逐步形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将越来越多的旅客带到了这座西南名城。
同时,近年来,遵义强化规划引领,把发展乡村游、生态游纳入旅游业乃至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充分依托田园风光、森林、溶洞、山塘水库、现代畜牧业、科技经济林、历史人文景观等发展旅游,游客也从到农家乐单纯娱乐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方向发展。
(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