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遇冷普遍观望
民企参与国企改革遭遇“天花板”
2014-08-25     □记者 杨烨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务院4月份出台了80个向社会资本开放示范项目,我上个月去了江苏、合肥、浙江,专门调研落实,走了20个项目,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在日前参加“国企改革进行时———共识与务实”研讨会时表示,拿一个港口项目来说,资金投入巨大,且需要十年以上时间才能够建成,而且是否盈利还是未知,这样的项目民营企业敢投吗?

    国企改革项目“遇冷”的情况,成为民资参与本轮国企改革的一个真实写照。《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加速期,国资委推出的“四项改革”措施也已正式对外发布,6家央企获得了“四项改革”的试点权,地方国企改革的方案也在相继公布。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四川等省份公布的改革方案中,无一例外都包括吸引民资参与国企改革这项内容。以广东省为例,刚刚出炉的方案明确,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70%,除了国家政策明确必须保持国有独资的,其余企业在3到5年内实现股权多元化。重庆市更是向非公资本敞开合作大门,将包含25家市属国有重点企业110个项目推向社会,推动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

    一位业内专家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来看,如何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参与到国企改革,无疑成为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国有企业改革大规模向社会资本敞开怀抱时,不少民营企业似乎并不领情。庄聪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今年1至8月份,他带队走访了12个省,接触了170多个民营企业,大部分民营企业目前对混合所有制改革都采取观望态度,真正拿出实际行动的非常少。(下转第二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