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满历史的摩崖石刻
2014-09-10     □高守应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位于普定县城东南面的东华山,海拔1290米,山上有几处摩崖石刻,风格迥异。

    “大明定南所”石刻,离地2米,竖长形,高2.5米,宽1米。竖向楷书阴刻“大明定南所”5字,每字0.5米见方。一说刻于明崇祯三年,一说刻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

    “翠屹云天”石刻,在“大明定南所”的左侧,离地3米。也是竖长形,高2米,宽0 .8米。竖向楷书阴刻“翠屹云天”4字,每个字0.5米见方。

    “舒啸”石刻,位于东华山山顶东面,“舒啸”因是草书,曾经有人说是“赐福”,也有人说是“舒寿”。2007年7月1日,退休教师廖兆福先生对出版的《穿洞沧桑》里面所载的《创修东华山记》碑文内容的错愕进行校对,邀请普定书法家李生科、张振忠及笔者等人上东华山,对石碑碑文进行再辨读。经过众人的仔细考证和推敲,一致认为大字应为“舒啸”二字,下面有两个小字,初步判定为“虎陟”。李、张两位书法家认为:“观此书法,行草相问,挥洒自如,字形外紧内松,浑圆饱满,线条连绵畅达,如棉裹铁,应为颜真卿一路。”

    据明史记载,定南所始置于明洪武年间。有人考证说,“大明定南所”是当时朱元璋的大将顾成手书的。普定县城这地方,古称定南,曾置定南千户所。据说当年普定“诸蛮”陷城,进攻顾成于北城,(顾)成出击而破之,复普定,为了显示明朝疆域之固,书写了“大明定南所”五字。

    摩崖“抚按明文”

    摩崖“抚按明文”,位于今普定县猴场乡杨家寨村后200余米的悬崖上。系明朝贵州省按察司文告,刊刻于明朝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石刻为一连山石碑,整碑离地面6.3米,横长形,宽2.2米、高l.47米,额题“抚按明文”4字,每个字3厘米见方。碑文楷书阴刻48行,满行24字,共计876字。

    “抚按明文”自1613年刊刻至今,已有385年历史,由于长期风雨剥蚀,岩石风化,876字现只能辨认825字,但仍清晰地记载了为制止三岔河两岸彝族和汉族两族民众因田土纠纷械斗多年所作的判词,对研究我国明代法律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是贵州省内迄今所见最早的官方判词摩崖。1985年12月2日,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