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经济需重塑新平衡
2014-10-10     □记者 赵婧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认为中国远期的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重塑中国经济新的平衡。”标准普尔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Paul Sheard)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做出上述论断。在谢尔德看来,经济增长的具体百分数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经济发展的轨迹,对于中国而言,改革的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们对于经济的预测主要是基于基本面,我们在乎的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最终结果,我们还会关注经济的哪些方面可能出现问题,可能存在哪些风险。”谢尔德表示,“就经济基本面而言,我们认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7%-7.5%的区间之内,我们的预测是今年会有7.2%的增长率,主要是考虑到了上半年的经济略有疲软。”

    谢尔德特别指出,他不认为增长率的百分数非常重要,他认为在G D P的预测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的总体轨迹。对于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改革的进程。“中国政府能不能让经济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增长,能不能进行深远的经济改革,以便实现G D P构成的重新平衡,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些是中国政府需要进行平衡的。”谢尔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远期的改革可能在某些时候和短期的经济增速相冲突,所以政府必须有所取舍。如果政府总是希望通过微调实现短期的经济增长速度,那就可能会损害远期的经济改革。”

    谈到远期的经济改革,谢尔德认为,改革最重要的是要重塑中国经济的新平衡。“我们知道,中国有很高的储蓄率,有很高的投资率,中国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得高储蓄,并将这些银行存款转化为投资。”谢尔德说,“但目前中国G D P的构成很大程度上是投资密集型,而投资是不稳定的G D P构成要素,因而这种经济比较脆弱。相比之下,消费则更为稳定,所以随着G D P的增长更多倚赖消费,经济会变得更加稳定。”此外,谢尔德还表示,重塑中国经济的新平衡也是推动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前提。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下一个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中国的发展也许会转为消费驱动型、转为需要通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拉动经济增长。

    在谢尔德看来,在投资驱动型的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无法在消费驱动型的经济中继续起作用。因此为了重塑经济的新平衡,中国需要一个有别于以往的经济结构。“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工具、中国的金融系统、中国的监管体系结构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做出改变和调整,而这些都是改革的一部分。”谢尔德说,“当然改革并不容易,也不会立竿见影,到2020年也只是一个中期的规划。”谈到改革的步骤,谢尔德认为,没有任何一个领域是第一步,改革需要全盘考虑多头并进。不过他同时提到,金融体系改革非常重要。“我认为中国需要调整金融体系,使之更具有风险意识,培养‘风险文化’,对风险更加敏感,从而更好地分配资本,使得投资更加高效。”

    谈到风险就不能不提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谢尔德也并未回避这一问题。在他看来,近二、三个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常常伴随着资产泡沫。“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确实有泡沫,那么一定会破裂,因为只要是泡沫就会破裂。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更大的背景中看,金融危机后,中国加大对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力度,这使得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在我看来,这个速度的经济增长是过快了。事实上,中国并不需要如此快的经济增速,这可能导致了对房地产的过度投资以及过度放贷。”谢尔德直言。

    谢尔德认为,政府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目光,决策者应该对宏观经济进行一个全面的健康检查。如果确实存在过度投资和过度信贷的问题,资产的价格会有所体现。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一种处理方式是掩盖问题,不让问题在短期内浮出水面,通常最终的结果并不好,日本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尽快暴露问题,往往也没好结果。谢尔德倾向于采用中间路线,也就是政府严格披露信息,同时逐步消化过度投资,“这对于公共财政来说会比较痛苦,因为所做的这些努力都需要使用公共财政资金和资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