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靠外运蔬菜,如今都是郊区产”
——武汉郊区蔬菜生产基地见闻
2014-11-03     □记者 熊金超 李劲峰 武汉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武汉汉口生活50多年的陈华莲,每天一早都要前往家门口的菜市场采购肉蛋和蔬菜,为家人准备一日三餐。陈华莲发现,今年入秋后蔬菜价格并未像往年一样频频上涨,可供挑选的品种更多,番茄、黄瓜等蔬菜价格还有所下降,“听菜贩介绍,过去靠外地运来的青椒、黄瓜等蔬菜,如今都是武汉郊区产”。

    记者在拥有蔬菜基地30多万亩的武汉市江夏区看到,乡间道路两旁不时出现的新建蔬菜大棚,在绿丛中格外显眼,不少菜农正在整理菜地、采收蔬菜。乌龙泉街五星村菜农王炎林告诉记者,现在黄瓜田间收购价每斤5毛、上海青1元、芹菜1.1元,秋令蔬菜各品种比去年同期要低3毛到5毛左右,市场供应充足,出现“秋淡不淡”行情。

    紧邻华中地区最大蔬菜批发市场——白沙洲市场的江夏区,鲜菜供应占武汉市场总量近四成。这儿种植的黄瓜、苞菜、莴笋、小白菜等秋令蔬菜的田间收购价,将直接影响武汉市百姓餐桌上多种蔬菜的价格。

    拥有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王炎林说,每年9月到10月间,由于露地种的辣椒、茄子、丝瓜等夏季蔬菜盛产期已过,而白菜、菠菜等耐寒入冬菜刚播种不久无法批量上市,处于蔬菜供应淡季。这段时期正值学校开学、中秋国庆假期等市场需求旺盛阶段,因此常出现供不应求、菜价上涨,形成行业内俗称的“秋淡”。

    “今年秋淡不淡,关键在于‘天帮忙、人努力’。”江夏区鄂龙蔬菜合作社理事长蔡光焰说,蔬菜生产最怕自然灾害,今年武汉夏季高温天气不多,入秋后天气晴好,让蔬菜能提前成熟上市且采收时期延长,产量较往年能增产两成左右。以杭椒为例,平常只能到每亩4000斤的产量,今年由于日光充足,温度适宜,亩产能超过5000斤。

    成立4年多的鄂龙蔬菜合作社现有社员216户,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蔡光焰说,去年政府引进企业,专门流转土地建设大棚,再按每年每亩800元到2000元不等价格将大棚租给菜农使用,让合作社成员的大棚种植面积一下增加近40亩。

    江夏区农业局局长黄东海说,去年起武汉市大力兴建蔬菜基地,全市新增蔬菜大棚约7万亩,仅江夏区就新建1万亩。蔬菜大棚面积增加,不仅大幅提高蔬菜亩产,还使菜农在种植品种上有更多腾挪空间,“过去江夏蔬菜只够供应武汉市区,现在还有余量销往外地”。

    鄂龙蔬菜合作社成员、民主村村民吕定强今年一次性租用了10个大棚,大棚种植面积达到5亩。为此他还把在武汉市区打工的老婆拉回家一起种菜。吕定强说,露天地一年只能种两茬菜,主要在夏冬上市;用大棚可种四茬,四季都有鲜菜供应,土地产出大幅度提高,种得好的亩产两万元都没问题。

    一些菜农告诉记者,以往蔬菜产量增加,就容易出现菜价暴跌,大量蔬菜烂在地里,而今年虽然蔬菜供应明显增加,当地却并未出现“菜贱伤农”。

    “蔬菜丰收却伤农,问题出在销售环节。”蔡光焰说,由于种菜效益比种粮食高不少,蔬菜种植户数和面积不断增加,但传统的“只管种、坐等卖”的种销模式,肯定会导致盲目种植,带来菜价“过山车”。

    近年来,鄂龙蔬菜合作社借助在武汉城区开办蔬菜直营店,与高校食堂签约供菜、调整种植品种错峰上市等方式,使合作社生产的蔬菜一半走“直销直供”渠道,即使菜价不景气也能保证效益。

    “蔬菜专业合作社有助于菜农‘握指成拳’,充分利用蔬菜合作社在技术、信息、销路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提高菜农在蔬菜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针对性,避免盲目跟风。”黄东海说,目前江夏区内蔬菜专业合作社已有上百家,吸引众多菜农竞相加入。

    长期负责蔬菜产销流通的武汉市农业局市场处处长胡体良说,随着各地对菜篮子工作越来越重视,蔬菜产销对接渠道不断拓宽,“可以预见,抛开极端自然天气的影响,今后传统意义上的蔬菜春淡、秋淡都将会日趋淡化,都市蔬菜供应充足、品种丰富、菜价平稳将成常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