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用好南水北调每一滴水”
2014-11-04     □记者 魏梦佳 熊琳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三年来,在北京颐和园团城湖西南角的团城湖调节池工地上,总有一个温暖朴素、风风火火的身影,研究图纸,检查施工,忙碌不停。她就是北京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中少有的一位女总工——化全利。

    2011年来到团城湖项目部之前,化全利还是北京水利水电学校的一位教师。北京炙烈的阳光下,她领着一群学生上工地体验实习,乐此不疲。如今,她已成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中的一员,而她的上百名学生也正在这一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领域一线奋战。

    团城湖调节池是北京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来水向城市供水的关键工程,连接着南水北调来水与本地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两大水源,具备调蓄、分水和水量匹配的重要功能,调蓄容积127万立方米,水面面积为33公顷。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团城湖调节池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由于前期开展蓄水验收,巨大的池体内已蓄满清水,波光荡漾。一些工人正在周边进行道路铺设、绿化等扫尾工作。

    团城湖项目部总工化全利介绍说,调节池现已具备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蓄水条件。南水北调通水后,部分来水将进入团城湖调节池,经各分水口向用水户供水;当南水北调工程出现事故,致使进京水量减少甚至停水时,调节池中就可利用所蓄之水,向各用水户提供水源切换时的水量,保证用水户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预计可紧急供水12个小时。

    记者了解到,为了干好这个项目,几年来,43岁的化全利和项目部许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一起,将工地当成了家,起早贪黑,不辞辛苦,不知道走了多少趟,流了多少汗。但每次在工地现场见到她时,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爽朗的笑容。

    “干水利的大都是野外作业,很辛苦,尤其是南水北调这么大工程,更要保质保量完成。”她介绍说,工地上很多活儿需要24小时作业,例如混凝土浇筑需要连续施工,夏天为避免高温作业,基本都是在夜里连续浇筑20多个小时,所有人必须在现场盯守,困了就睡在工地。

    由于长期忙碌,化全利的颈椎病越发严重,甚至有时头昏眼花,但她依然坚持每天上工地查看工程。“安全施工、工程质量是最重要的事,我总是看到哪里有问题,心里就不舒服,一定要督促工人们改进,因为咱们吃的是良心饭。”她说。

    作为一位普通的母亲和女儿,化全利总是深感愧疚。自项目开工以来,她很少有时间照顾80多岁的父母和十几岁的女儿。“女儿中考我也没时间陪她,现在她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周给她做一顿饭。”她苦笑说。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来自南方的江水将一路北上,最终抵达这里,通过分水口再进入北京各大水厂。而像化全利一样,在北京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挥洒汗水的3000多名建设者也将最终看到梦想变为现实。

    对于这项工程的艰辛和水的宝贵,建设者们比其他人有着更深的体会。“南水北调之水来之不易,沿线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花这么大气力建设,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用好每一滴水。”化全利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