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
2014-11-2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太行山南、黄河北岸一块4071平方公里的风水宝地上,有一座被称为“山阳”的历史文化名城——焦作。这座人口仅360多万人的城市,以其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竹林、河南省最早供自来水的城市、河南省最早使用电灯的城市、河南省最早发现并开采煤炭的地区、河南省最早的发电厂、河南省率先由地市筹资金修建高速公路”以及“我国北方第一个吨粮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个桂冠而备受瞩目,更有其被业界称为“焦作现象”的产业转型经验入编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

    从名不见经传的煤城到名闻遐迩的旅游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再到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焦作市在10多年的转型过程中,实现了华丽嬗变,为全省乃至全国资源性城市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

    走过“寒冷的冬天”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丰富而兴,因资源枯竭而衰,这几乎是经济界的一条铁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焦作,打破了这条铁律,破解了这道难题,创造了新世纪的奇迹。

    在焦作,有两个百分比让人震惊:一个是,因煤而兴的城市,去年煤炭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仅为3.6%;另一个是,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全市GDP超过了10%。

    焦作,黑色已经谢幕,绿色正在崛起。

    因煤而兴的焦作曾走过了“寒冷的冬天”。

    有人说,焦作这个名就透着一股煤烟味。“焦作”何来?它因焦姓作坊而得名;而作坊的主业就是挖煤烧炭。

    煤,曾经是这座城市的命根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丰富的地下煤炭储藏已为世人所知,唐、宋时已有开采。解放前,焦作所产的“香炭”为英国王室专用。

    到20世纪90年代,焦作拥有煤炭发掘及配套企业1200多家,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全市20多万人吃着“煤炭饭”。

    90年代中后期,焦作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几家国有大矿,先后宣告无煤可采而封井报废;原煤产量由鼎盛时期的1000多万吨锐减至400多万吨;与煤矿配套的企业多数开工不足,亏损严重;下岗职工占全市职工总数的1/6。

    这座一直被煤的热能温暖着的城市,一下子陷入了“寒冷的冬天”。

    从冒烟工业转向无烟工业,焦作选择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像所有改革一样,城市转型需要历史机遇。焦作人也不回避历史机遇的千载难逢。焦作抓住了煤炭行业不景气的机遇,又抓住了旅游向山水游转变的机遇。

    焦作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优美的自然山水。1999年,焦作市做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策;2000年,确立焦作山水旅游定位;2001年,完成焦作山水旅游新格局的构建;2002年,掀起全市创优高潮;2003年,“焦作山水”、“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年底通过国家旅游局创优验收;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云台山为世界首批地质公园,“焦作现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5年,焦作城市转型经验入编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2006年,焦作旅游服务被评为“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2014年,《云台山服务标准》成为国家景区标准。

    短短十几年间,从“养在深闺少人识”到“云台山水天下闻”,焦作的云台山已成为河南旅游一张亮丽的名片,拥有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和国家AAAAA级景区等八个国字号品牌。

    如今,焦作已基本形成了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青龙峡“五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山水景观,以陈家沟、韩园、嘉应观、月山寺、朱载堉纪念馆、影视城等“十大景点”为代表的历史人文、休闲娱乐景观,开发出了自然山水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科普知识游、民俗风情游、农业观光游、黄河湿地游、都市风光游等10种旅游产品。今年国庆节期间,焦作市各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03.02万人次,同比增长22.32%;门票收入8378.35万元,同比增长36.95%。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塑造了焦作城市的美好形象,扩大了焦作的知名度,对经济转型发展的带动作用也很可观。旅游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龙头。10年来,焦作市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据统计,2013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9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3.4%和16.5%,从2008年到2013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900亿元,连续4年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

    (下转第六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