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短期脱困无望 需新措施应对
2014-12-08     □记者 毛海峰 西安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近日对煤炭行业调研时发现,国家今年为煤炭行业脱困采取的措施虽已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要彻底改变全行业的困境还任重道远。煤炭行业已进入需求低速增长与产能结构性过剩并存的新常态,逐步走出困境要采取新的应对措施。

    针对煤炭行业近年来的困境,国家从今年7月份以来,加强了煤炭行业的脱困工作,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要彻底改变目前全行业的困境还任重道远。

    煤炭行业脱困艰难,主要是由于全行业现已进入了一个需求低速增长与产能结构性过剩并存的新常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分析说,在宏观经济“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国内煤炭行业进入了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与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增强期等并存的关键时期。

    具体而言, 一是煤炭需求进入增速的放缓期。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煤炭消费增速将由前10年年均增长10%左右回落到3%左右,煤炭需求增速放缓将成为煤炭总量变化的新常态。

    二是煤炭市场进入超前产能与库存的消化期。“十一五”以来,全社会对煤炭投资热情高、力度大,在近8年多的时间,投资近3万亿元,产能建设超前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与产能建设超前叠加,造成全社会煤炭库存大幅增加,连续30多个月保持在3亿吨以上。

    三是煤炭消费进入环境制约的强化期。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实施《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限制使用灰分大于16%、硫分大于1%的煤炭,传统粗放式的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面临挑战,推行煤炭绿色开采,向社会提供洁净的煤炭产品、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煤炭需求低速增长与产能结构性过剩将成为常态,煤炭供应总量宽松的态势不会发生明显改变,煤炭经济运行将面临严峻挑战。

    煤炭行业进入新常态后,煤炭企业原有的生产赢利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亟须国家采取新的应对措施帮助煤炭行业逐步走出困境。记者调研发现,这些措施至少可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在控制产量的同时盼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据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介绍,目前,9万吨/年规模以下煤矿占全国煤矿总数量的比例为51.7%。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指导意见,为调控煤炭总量,要淘汰掉9万吨/年以下煤矿,并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淘汰30万吨/年以下煤矿。

    这项工作在各地进行得非常艰难,目前各地的淘汰工作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为更好地落实国家调控煤炭总量的政策,国家能否出台一些配套的经济手段,特别是对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的安置能否给一些政策加以解决。

    二是国家可对有巨大增长潜力的煤炭产业链新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攻关,深度挖掘全行业的赢利能力。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介绍,当前我国煤炭物流成本一年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如果实行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方式,我国煤炭物流成本可下降2000亿元,相当于目前2年的全国煤炭行业总利润。

    三是需帮助煤炭企业做好拖欠货款的回收工作,防止出现大规模的企业债务问题。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介绍,全国钢铁企业目前应付账款已高达5000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应付给煤炭企业的货款。国家需未雨绸缪,尽可能降低其中的债务风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