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五大任务
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居首位
专家表示,平衡稳增长和调结构需狠抓改革攻坚
2014-12-12     □记者 方烨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置于明年经济工作五项主要任务的首位。多位经济学家点评认为,考虑到明年经济下行压力很可能大于今年,决策层进一步强调稳增长确有必要。但是明年稳增长的政策取向将区别往年:由于强调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所以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而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就要狠抓改革攻坚。

    原 则 加大底线管理力度

    会议认为,今年“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会议指出,201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精心谋划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经济学家认为,之所以有这些表述,是因为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全年增长可能达不到7.5%,而且明年可能进一步走低。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4%,明年7.2%。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2014年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拉开序幕的一年,也是中国宏观经济沿着新常态轨迹持续发展的一年。一方面,GDP增速在外需疲软、内需持续回落、房地产周期性调整以及深层次扭曲等力量的作用下持续回落,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在消费升级、不平衡逆转以及政策调整的作用下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总体价格水平小幅回落,就业状况持续稳定。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出现超预期调整,这可能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步入攻坚期。2015年将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全面展开的一年,在改革力度的全面提升、房地产周期调整的进一步加大、经济低迷的进一步持续以及财务困境的进一步发展等因素作用下,宏观经济将面临更多挑战,这决定了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必须在全面推进改革与调整的同时,加大底线管理的力度。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认为,2015年很可能是中国本轮经济下行的阶段性低点或谷底。他表示,在三期叠加大背景下,2014年中国经济继续放缓,预计全年GDP增长7.4%左右。但总体来看,中国经济依然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趋势性变化。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整体仍处于危机后的修复盘整阶段,增长动力依然较弱。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增长动力切换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多种风险、挑战和机遇并存。受产能过剩、高杠杆率和新增长点尚在孕育等因素影响,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小幅放缓,GDP增长在7.2%左右,CPI增长2.4%左右,全年经济运行依然呈现“低增长+低通胀”格局。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将进一步增强。

    定 调 靠改革调结构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多次在经济工作会议中将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但是与历次相比,本次会议一个突出特点是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强调稳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会议提出:“要精心谋划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依靠促改革调结构,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会议定调“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提出“狠抓改革攻坚”,“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要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需要优化经济结构,主要是四大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这是新常态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根本推动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于推进改革。2014年是中国改革元年,经济体制改革诸多改革政策密集出台。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仍面临深化,重要领域是财税体制和户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重要的是减少企业压力,减少束缚,调动地方积极性,使权力与责任相平衡;户籍制度改革目的是推进城镇化发展,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使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得以释放。

    全球化合作论坛副秘书长张其佐说,刚公布的11月CP1和PP1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动力严重不足,经济仍存下行压力,应引起高度警惕。要改善低通胀局面环节经济下行压力,就要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坚守定力和底线,稳中求进,继续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基调,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稳健运行,不出现大起大落。为此,要继续落实并推出定向调控的政策和措施,化解产能过剩,稳定房地产健康发展预期,稳固实体经济。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是稳增长的最大动力。三、抓好经济结构调整,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四、增加居民收入和充分就业,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目 的 提高经济增长潜力

    除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明年经济工作五项主要任务还包括:“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经济学家认为,单纯从稳增长的角度看,这些举措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是重要原因,其中的经济增长换档期,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增长潜力下降,所以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意义重大。从具体内容看,明年这方面的重点部署包括强调创新驱动、结构调整转向农业和区域经济等。

    会议提出“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陈剑认为,今年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之一就是创新驱动。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不能再靠复制模仿,那样难以持续。而是要靠转型升级,靠创新驱动。不然,经济结构难以调整,市场活力难以显现。而创新驱动,重要的是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其中,信息产业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显示了巨大商机。而中国目前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应当加快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推进制造业的升级,提高其科技含量;也应当推进信息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创新驱动需要推动市场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让管理、专利等与创新有关的生产要素活力迸发。要推动创新驱动,需要加强研发力量,特别是推进企业研发力量的增强,创新驱动更需要创新文化作为支撑,这涉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如何吸引一流人才等问题。

    会议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它表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延续性,是我国经济依然面向世界的重要举措。在传统的外需放缓后,“一带一路”沿着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这必将给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找到新的突破口与增长点。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判断,前者可能意味着农业领域的改革会提速和全面推开,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或者可以理解为明年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领域是农村和农业改革。后者则说明我国经济的地理布局调整也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由于经济总量的地理布局很难调整,所以明年应该重点是产业地理布局调整,包括产业的国际转移和国内转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