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基金冠军之战花落谁家?
2014-12-19     □记者 韦夏怡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伴随着牛市预期的到来,2014年的股市风起云涌,中小板创业板、蓝筹股大盘股轮番上阵。尤其是近期券商股连续十几天的疯涨,也令股票基金同样变幻莫测。2014年收官之日渐行渐近,总的来看,截至2014年12月16日,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收益较去年有所提高,各季度收益也呈逐渐上升之势。年末排名大战正激烈进行,最终结果如何,答案即将揭晓。

    工银、中邮“战火纷飞”

    借着年末这一轮A股异常活跃的涨势,公募基金的排名也充满了悬念。截至2014年12月17日,今年以来收益最高的为工银金融地产,目前收益为91.99%。该基金投资标的正如其名,主要为银行、券商、地产板块。受益于近期金融板块的疯涨行情,该基金在一个月内涨幅逾40%,成功上位。而在离年末不到15天的时间里,金融板块是在短期调整后继续强力拉升还是进入较长的盘整期,将成为工银金融地产是否能继续保持优势的关键。

    有基金成功上位,必然有基金惜败而退。中邮战略新兴将重点放在了新兴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基金经理任泽松选股能力强,2013年以80.38%的收益荣登股票型基金收益榜榜首。从今年年初以来,该基金同样气势逼人,再次成为上半年收益最高的基金。“虽然目前居股票型基金的第三位,但是近两天券商板块进入调整期的同时,创业板块却上涨趋势不减,近日,中邮战略新兴再次开放申购,是为了吸纳资金做最后一搏还是避免年末获利了结导致的大量资金流失?我们拭目以待。”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子涵表示。

    另一只同样具有冲击冠军榜实力的基金为工银信息产业。该基金主要投资于TMT行业,大多为具有创新能力及成长潜力的股票,包括佳讯飞鸿、久期软件、朗玛信息等。从业绩来看,基金经理的回撤控制较好,特别是在年初创业板调整过后,该基金维持小幅波动稳步上升的状态。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86.58%,距离第一名工银金融地产不到6个百分点,年末排名大战更显激烈。

    券商股集体发力 成长、量化型基金表现不俗

    除了争夺冠军以外,坚持持有了今年排名前十基金的基民们也必然笑容满面。排名前列的基金大多以增长、成长、可持续为主题。周子涵分析指出,这类基金有的基金经理个股选择能力比较强,投资于一些低估值,从长期来看有较多上升空间的股票,例如宝盈策略增长股票、华商主题精选股票的基金经理均擅长于精选个股,并且长期持有,以获得绝对收益;另外,根据市场热点,及时轮动行业同样是采用较多的策略,浦银安盛价值成长、财通可持续就属于采用该策略的基金,及时根据市场行情顺势而入。

    量化基金同样也是今年的热门题材。量化基金持股分散,数量较多,通过多方因子选股有利于控制风险,也能挖掘出一些冷门却有投资价值的个股。长信量化先锋就是一只表现优异的量化基金,从业绩来看,今年以来收益为60.42%,虽今年来收益不及工银金融地产,回撤却很小,并且相比于行业集中的工银金融地产而言,投资于这类基金规避了行业轮动的风险。

    本周非银板块的再度崛起也使得一些基金表现不俗。券商股上演集体涨停潮,两市19只券商股,除了宏源证券临时停牌外,其余18只齐刷刷封在涨停板,4只保险股也都录得6%以上的涨幅。受此影响,像全面跟踪反应券商保险行情的易方达沪深300非银ETF也牢牢封在涨停板上。而据银河数据显示,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已高达100.71%,成立半年净值即已翻倍。

    市场普遍认为,近期由于两融受益权转非标和两融业务专项调查的事件性影响,非银板块出现较大波动,但对两融业务的检查属于市场短期过热之下的常规风控措施,从中长期看,非银板块相对是更具备安全边际和上升空间的板块。今年前三个季度,非银板块的盈利数据逐季大幅向上改善,考虑到4季度同比业绩基数较低,市场普通预计2014全年盈利增速有望在前3季度基础上再上台阶。

    新周期基本配置沪深300ETF

    新的周期下,指数型基金备受关注,而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经理张娅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可以将沪深300ETF作为新周期基本配置。

    “当前市场的根本驱动力是人们对中国新一届政府结构改革产业转型的信心,这一驱动力的作用要大于估值和流动性。只要根本驱动力不变,市场的大趋势就不会改变。”张娅指出,其次,新产业周期打破旧的产业运行逻辑,建立新的产业次序,需要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和力量,这是结构改革的核心,让市场力量来重新酝酿新动力。已经很明显的是,未来资本市场所主导的直接融资将在这一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这就是衍生于信心之上的另外一个值得坚守的核心驱动力。

    张娅分析,在新产业周期中,如果投资者还没有足够专业的能力去选择具体产业方向,但是对新周期持乐观态度,可以放心配置大金融,因为无论未来走出来的成功产业是什么,金融永远是实体的一面镜子,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而无论一个经济体处在怎样的阶段,制造业永远会是核心,因为他们通常涉及较长的产业链,能够有效带来就业,同时也与人类的工作生活所需紧密相关。不必说德国,连美国也在重新强调制造业的回归,所不同的是,如今的互联网和其他科技技术会带来有效需求边界的拓展和效率的提升,这些技术如果不有效嫁接在这些传统产业上也将是无意义的。所以传统产业的生命力仍将继续,特别是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那些既强大、有资源又能灵活转变机制的企业将继续散发魅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