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大幅回暖 概率较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张宇燕
2015-01-05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4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基本得以巩固,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物价稳中有降,公共债务水平总体稳定。与此同时,各经济体经济增速分化加剧,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低速增长通道,缺乏增长动力。

展望2015年的世界经济走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美国与欧日等其他重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背道而驰的程度与后果的严重性。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是否加息就成为美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关注点。一旦通胀抬头,美联储在2015年上半年加息的概率便会加大。在美国银根收紧的同时,欧日却在继续加大刺激力度,这种反向的宏观政策将产生多种效应,其中最显性的是汇率波动。美元升值对欧日出口复苏有利,但同时会引起资本向美国汇聚,从而抵消欧日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美元汇率如果出现大幅振荡,还将引起全球资产价格和资本大规模异动。

二是欧洲经济走出低迷的可能性。2014年11月初,欧洲央行理事会终于一致同意注资1万亿欧元用于购买担保债券和资产支持债券,以避免欧元区经济陷入通缩泥潭。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随之从2万亿欧元扩大到3万亿欧元的峰值。如果欧元区继续面临日本式通缩威胁,此举也为将来出台大规模购买国债举措铺平道路。欧洲央行理事会还决定将再融资利率保持在0.05%的超低水平。如此大规模且长时间的宽松货币政策,在防止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同时也为经济的长期增长埋下了隐患。如果缺乏实体经济相应的且有力的投资与增长支撑,欧洲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可能则很难完全排除。

三是“安倍经济学”的最终效能。2013年,“安倍经济学”的前两支箭射出后,取得了一定成效,日本经济实现了1.5%的增长率。但自2014年以来,市场对“安倍经济学”的政策预期开始减退,日本经济停滞的征兆亦随之出现。

四是主要新兴经济体新一轮改革的范围、力度和成效。中印两国进行经济改革,所释放出来的“红利”,将直接决定他们能否继续保持目前的中高速可持续增长局面。同时,巴西、俄罗斯经济颓势能否得到遏制,亦会对整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带来重要影响。

五是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据《经济学家》杂志分析,下一次危机将来自资产管理产业。2013年,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高达87万亿美元,为银行业资产的四分之三。然而这些庞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却不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因而不受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为了满足保守的会计要求,它们的盈利模式已开始成为不稳定的放大器,其中增长最迅速的是活跃于短期债券市场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受到较少监管的资产管理公司一旦出问题,其连锁反应势必迅速扩散。

六是地缘政治经济的走势。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不仅会影响到俄罗斯以及与其经济关系密切国家的经济,而且会波及相关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2014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后形成的共和党控制参众两院从而使民主党总统过早成为“跛鸭”的局面,亦为敏感微妙的大国博弈添加了变数。

七是大范围疫情与自然灾害。2014年西非国家埃博拉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并扩散到主要经济体,则会殃及全球经济增长。同时,突发性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会给相关国家经济带来冲击。

鉴于目前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上所呈现的种种迹象,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大幅回暖的概率较小。与2014年相比,经济增速基本持平或小幅上扬的可能性较大,即按PPP计算的增长率为3.3%,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增长率为2.8%。在美欧中日四大经济体中,中国仍极可能延续过去多年的惯性,并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