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震荡加剧 中海银华可转债基金跌幅居前
随着今年以来沪深股市的波动明显加剧,去年风光无限的可转债基金也终于难以抵抗颓势,接连出现下跌走势。数据显示,目前可转债基金的年内最高跌幅已超过10%,成为债券基金中跌势最大的品种。
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可转债基金自新年伊始就开始了“跌跌不休”的走势,最高跌幅更是超过10%,在债券型基金整体收益中处于领跌态势。截至2015年2月9日,跌幅前三名的分别是中海可转债A、中海可转债C和银华中证转债指数增强分级,跌幅分别为10.99%、10.91%和10.51%。
对于可转债基金与去年相比表现差别巨大的原因,某券商基金研究员向媒体表示,随着低估值的蓝筹品种在去年逐渐修复自身估值,其股票的弹性开始减弱。另外,可转债本身可以进行质押融资,一些可转债基金依靠杠杆放大效应,获得好于正股行情的涨幅,而杠杆本身是一柄双刃剑,下跌时跌幅亦会大于正股行情。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可转债基金产品加速下跌的同时,可转债市场也传来加速去库存的消息。本周一,中海转债启动了赎回登记,而本周三、四,石化和工行的转债产品也将进行赎回登记,赎回规模将达到480亿。
在本次赎回登记浪潮中,预计将有100亿市场份额随之消失。如果再加上未来几周内,包括东方转债、国电转债和中行转债在内的产品都将启动赎回,将有共计200亿的存量份额消失。
海通证券专业分析师认为,这将是市场加速去库存的开始。而市场上符合赎回标准的转债也正在加大扩容力度。上周末,同仁堂在市场中走势强劲,开始了启动赎回标准的程序,同仁转债也即将发布赎回事宜公告。此外,同样在逐步接近赎回标准的产品还包括长青转债和恒丰转债。
对此,有投资机构认为,2015年的可转债市场中,如暂时忽略新增发行量,存量可转债将会降低到400亿元左右,降幅相当明显。随着可投资品种减少之后,资金将会进一步被有限的市场闲置,从而导致价格波动风险大增、可转债基金操作难度加大。
东吴基金操盘手大换班
四只权益类基金更换掌门
春节前夕,公募基金圈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人事变动,变动涉及京沪深三地的多家基金公司:有趁着牛市的东风投奔私募而去者,也有业绩不好被基金公司用各种理由“劝退”者。
记者注意到,多数基金公司旗下可能只有一到两只基金发生了基金经理的变动,而上周五上海的东吴基金则一连发布了4则基金经理变动公告,涉及了旗下包括进取、动力、嘉禾、内需增长等4只。
来自万德资讯的统计表明,截至去年年底,在内地的基金公司排名中,东吴基金仅以约72亿元的资产规模排在了第59位,排在了后1/2的位置。
从东吴基金的情况来看,目前该基金旗下总共有5只股票型基金和5只混合型基金,此次的变动总共涉及程涛、薛和斌、刘元海、凌鹏、王立立、戴斌、董和斌、张楷浠等8人,而实际上自王炯和丁蕙离职后,东吴基金就缺乏了标志性的人物,而目前旗下的基金经理多为名气平平的泛泛之辈。
从四则基金的类型上看,记者注意到,实际上包括内需、嘉禾、双动等3只基金发布的公告上都标明着解聘,而只有东吴进取的公告上标明着增聘。实际上,从稍早前公布的公募基金四季报来看,东吴基金亏损了2.93亿元,成为当季度最亏钱的基金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东吴旗下多只“一拖多”的基金经理在此次调整中卸下了沉重的担子,比如程涛。根据某媒体之前的统计,在东吴旗下去年四季度亏损的6只基金中,其中4只中都有基金经理程涛的名字。
或许是担子太过沉重让其分身乏术,几只基金去年的业绩欠佳,比如四季度由他和王立立联手操盘的东吴嘉禾优势,就创下了该公司去年旗下的亏损之最。但此次调整之后或许会不同,记者注意到其中三则公告中离任基金经理的名字中都有程涛。而根据万德的统计表明,目前程涛只和王立立联合管理着东吴阿尔法一只基金了。
大资管时代到来
七家基金公司申请股权变更
大资管时代竞争激烈,基金公司股权变更也很忙。数据显示,目前正有7家基金公司股权或者实际控制人变更上报监管层。
据证监会最新数据公告显示,基金公司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或者变更基金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申请名单中,出现7家公司身影。其中,1月份上报这一变更的有两家公司,为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报日分别为1月6日、1月7日,通知补正日为1月13日、1月14日。此前,还有诺德基金、长安基金、浙商基金、信达澳银基金、博时基金在这一名单之列。从流程上看,长安基金和信达澳银基金进度相对较快,1月22日和1月20日分别为其“受理决定或者不予受理决定日”。
除基金公司股东方出于各自原因变更外,这一股权变更还可能涉及基金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自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放开以来,多家基金公司都开始试水股权激励。如去年中欧基金公告称,股东国都证券和北京百骏公司分别将其持有的公司各10%的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自然人窦玉明、刘建平、周蔚文、许欣和陆文俊等,还有几家基金公司都有类似股权变更的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多数基金公司有计划进行股权激励,而这一方案需要经过公司董事会批准后才会上报监管层,有可能未来股权变更的申请公司会进一步增多。而从基金公司股权变更历史情况看,自2012年以来逐步增多,未来可能会更密集。
(以上消息摘自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