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呼吁警惕国资流失这一潜藏毒瘤
国企改革灰色地带将划监管红线
2015-03-05     □记者 杨烨 李唐宁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两会期间,多位委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资流失已成隐藏在国企改革中的一个毒瘤,应为“灰色地带”划定监管红线。

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从以前的审计情况来看,不少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并不完善,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而国资流失的高发期,恰恰是国有资产重组、上市等期间,特别是在企业进行并购、采购等重大项目和决策时,其背后往往和腐败有关。

在董大胜看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必然会大量涉及国有资产重组、退出和调整等,而产权流动机制不健全、不透明和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让正在推进的国企改革出现越来越多的“灰色地带”。

“只有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个后门管理好,国有企业改革才能迸发出真正的活力。”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原副主任黄淑和在两会期间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而言,国资流失成为隐藏其中的一个毒瘤,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完全可能会造成本轮改革的倒退。

实际上,中央已经释放出监管加码的信号。中央决定今年完成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企业巡视全覆盖,2015年第一轮巡视春节后开始。其中,将对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26家央企展开专项巡视。(下转第二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