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23日病逝。从2010年底至2015年初,作为新华社驻新记者,笔者在许多场合都看到过这位新加坡的传奇人物。对新加坡了解越多,就越能感触到这位世界级政治家留下的非凡烙印。
新加坡在短短的50年时间里由一个第三世界国家跨越到高收入国家,说李光耀厥功至伟,大概不会有多少异议。稳定的政治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府、人均GDP5万多美元、几乎家家有房住、管理严格的花园城市,这些使新加坡闻名于世的耀眼符号都与李光耀几十年执着的坚持和强势的领导密不可分。他曾经这样说,为了让新加坡变得更好,他不介意干涉人们的私人生活,作为执政者,要么给人富足美好的生活,要么给人富足美好的憧憬,两者只能做一样。
新加坡在上世纪50年代取得民族自治,李光耀在1959年出任自治政府总理。新加坡起初的经济基础和资源包括马六甲的港口,英军撤退后留下的一些工业基础,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什么“家当”。李光耀领导新加坡人开始努力发展经济。李光耀称,新加坡人如果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必须要有卓越的表现,要么有超出一般的效率,要么有超出一般的创业精神。为此,新加坡不能容忍一丝一毫的贪腐,要给政府雇员与私营行业不相上下的工资。
秉持这样的信念,新加坡踏上经济发展的征途。李光耀以自己曾在英国受训的视野,认为新加坡必须要秉持开放的思维,最早开始发展制造业,吸引外资在新加坡投资设厂,这样新加坡人才可以有工作,能够挣到薪水。为了吸引外资,李光耀领导下的新加坡注重改善投资环境。从新加坡机场到市区的马路宽阔笔直,绿树成荫,还点缀着红花,李光耀将之视为展示形象的“脸面”。李光耀还努力整治市容市貌,在早期缺水需要从马来西亚买水的年代也坚持要新加坡人定期洗刷街道,他曾参与街头的清扫活动。这些“投资”经过几十年的坚持,如今早已证明是非常有远见的做法。
两头在外的加工制造业是新加坡最早发展的基础。坊间流传的看法是,新加坡的经济每十年左右就经历一次转型升级,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如今则是强调创新型的经济。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没有纵深,产业无法在国内转移,转型升级也意味着新加坡必须将原来已经不符合发展需要的产业淘汰掉。当然, 经济的转型升级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在2010年底至2015年初常驻新加坡期间,笔者对新加坡指向创新型的产业升级印象深刻。政府发现企业大多依赖廉价劳动力,而不愿意花大力气提升技术水平和员工的生产力,决定收紧外劳政策。现实中,也有一些行业很难提升生产力,也有不少企业难以适应,只能关门大吉,但政府不为所动。
这样的经济转型也伴随着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于普通劳动阶层来说,也意味着需要坚持不断努力跟上经济发展转型的步伐,难免有点辛苦。虽然也会有人觉得不满,但新加坡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李光耀也说,他不会因为受到指责而退缩,作为领导者,不要理会人们想什么,做该做的事情。在他看来,新加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努力,这也是为什么在新加坡老一代人身上看到最多的是奋斗、吃苦、忍耐的精神。近年来,李光耀多次说自己希望与年轻一代交流,让他们明白成功来之不易。
在李光耀的引导下,新加坡走出了一条坚持自力更生、博采东西方之长的现代化之路。新加坡《联合早报》在题为《小国巨人的政治遗产》社论中说,对李光耀个人而言,他走完了一段充实又意义非凡的人生;对新加坡而言,他留下的政治遗产弥足珍贵。新的一代将在他奠定的基础上,承先启后,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