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到6月,是珠穆朗玛峰的登山期,来自全球各地的登山高手涌向尼泊尔境内的登山大本营,试图完成登顶壮举。而登山探险作为尼泊尔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已成该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还形成了一条完整登顶珠峰产业链。
在这条产业链上,有尼泊尔政府、西方登山探险公司、尼泊尔经纪人和当地代理人、保险公司以及夏尔巴族向导的身影。
尼泊尔旅游部在首都加德满都设立了一个办事点,想登顶珠峰的登山客需要到这个办事点三楼的办公室交上10000美元就可以申请到一张登山许可证。凭着这张许可证,任何有勇气和金钱的人都可以尝试挑战珠峰,而且尼泊尔政府并不限制登山人数。数据显示,2013年登记攀登珠峰的登山客总共向当地政府缴纳了大约330万美元。
形形色色的登山探险公司向爱好者推销珠峰探险项目,从中收取上万美元的费用。为了迎合特殊需求,有些公司还推出了豪华登山服务。有报道称,西方登山探险公司会向登山客收取5万美元,再将合同转包给尼泊尔当地代理商,完成机场接送、登山许可证办理、行李搬运、工具配备等地接工作。当地夏尔巴族向导处于链条最末端,但这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登山者还会在尼泊尔其他地区进行旅游消费,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虽然身处产业链末端,但一个当地高山向导每天的收费在300元至500元人民币之间,再加上几千元的固定工资,他们就能跃入中高收入阶层。尼泊尔人均国民收入在1000美元以下,而夏尔巴导游的薪酬是前者的八倍。此外,还有专业运输登山器材的搬运工。这些擅长登山的夏尔巴人为外国登山者提供搬运器材、架设营地、固定绳索以及其他向导工作,在雪山之巅完成了一笔又一笔用生命和辛劳达成的交易。
突如其来的地震将考验珠峰产业链。尼泊尔旅游局官员曾表示,今年珠峰登山人数有望创下历史纪录,尼泊尔将迎来珠峰南线最拥挤的登山季,不过刚刚发生的 8.1级强震造成珠穆朗玛峰南坡(尼泊尔境内)发生雪崩,登山者大本营被严重破坏,遇难者中还有一位谷歌高管。考虑到近期珠峰南坡天气状况,今年登山时间本来应该从5月中旬开始,雪崩不但有可能导致打算上山的登山客临时退缩,而且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次地震引起的雪崩只是珠峰自然灾害中的一次,频繁发生的灾难和死亡不禁让人产生这样的担心:虽然科技高度发达,已让人类可以更准确地掌握珠峰天气的变化,但是能否登顶,依然要看运气。此外,以往人类在珠峰留下的垃圾和排泄物已成为一大污染问题,甚至还会传播疾病。今后如何清理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