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重资不抵债 08二重债受考验
私募债频爆违约 国企背景债券亦难独善其身
2015-05-08     □记者 钟源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债券到期不能兑付绝非是中小企业的“专利”。继上月天威集团开启国企债券违约先例之后,同样具有“国”字背景的2008年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公司债券(以下简称“08二重债”)违约或仅是时间问题。

“二重重装已资不抵债了,依靠自身力量偿还包括公募债券在内的各种债务的难度很大。目前来看,似乎只有债务重组这一条道了。”接触过二重集团的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公司资不抵债加上多笔贷款逾期,已达到《破产法》中规定的提起破产重整、和解或重整申请的两个条件。另外,二重债务负担过重,其母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直接救助成本很高,且无助于根本解决二重的可持续经营问题,通过破产重整或债务重组减轻部分债务负担可能是更优选择。”该业内人士说。

二重重装(*ST二重)4月30日披露的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亏损78.98亿元,净资产-42.33亿元,已出现资不抵债。2014年已经是二重重装连续第四年亏损,触发了上市公司被动退市条件。不过在年报披露前,公司股东大会已于4月23日通过了《关于以股东大会方式主动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项的议案》,向上交所提交了《关于撤回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申请》,交易所4月28日受理了公司主动退市的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上市公司,二重重装曾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发行1年期短融7亿元和5亿元,已到期兑付,但目前还有一期2008年发行的企业债未到期。该债券本金8亿元,由二重重装控股股东——二重集团提供担保,2013年10月部分回售后目前还有余额3.1亿元应于2015年10月到期。

不过,共同作为债券发行人的二重重装及其控股股东二重集团,近年来外部评级和中金评分多次下调。目前二重重装主体评级为CC,二重集团主体评级为B-,且均被评级公司列入评级观察(可能下调)名单。

对此,中金公司分析师姬江帆认为,中国二重的信用基本面恶化与此前天威集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具有激进投资和巨亏导致偿债能力丧失,以及控股股东支持力度弱化两个特征。公司尝试收购中小股东股权并积极争取主动退市,可能意味着希望在后续债务重组过程中争取主动,并避免股价异常波动。

对于债务问题,*ST二重此前公告称,由于重机行业持续低迷,公司持续亏损,资金极度紧张,致使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贷款本息出现逾期,到期商业汇票不能按期兑付。截至2015年4月29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银行贷款等债务逾期金额为801441.59万元。

二重相关工作人员6日在回应《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正积极与有关各方协商,寻求妥善解决债务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具体一切以公告为准。

事实上,中国二重早已被海通证券固收部纳入全国前四大危险公司之一。在5月4日发布的信用债月报中,海通证券认为,未来违约事件仍会延续,警惕评级下调潮。上月湘鄂债本金违约、天威中票利息违约创造历史,私募债也再爆违约事件,5月将有奈伦债和中富债到期或回售面临挑战,且年报披露后陆续进入评级下调高峰期,资质较差的低评级信用债将持续承压。

进入2014年以来,随着私募债品种进入到期(回售)高峰期,私募债领域违约已经呈现出经常化,如2014年的“13中森债”、“12华特斯”、“12金泰债”、“12津联债”和“13华珠债”,2015年迄今为止的“12东飞债”、“12致富债”、“12蓝博债”等券。

另据银河证券统计,从去年4月份到现在一年的时间,共有575支债券被降级,具体分行业来看,发行主体被降级的债券主要集中在采掘、钢铁、机械设备等落后产能聚集的行业。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2014年以前,公募债券一直未出现过利息、本金实质违约的案例。

“若08二重债重蹈天威债的老路,或将进一步证明未来政府国企背景债券同样会出现违约,债券投资也需要考虑评判各种风险。”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