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IPO接连来袭 宽松局面未变
A股不改牛市 楼市难成“收割机”
2015-06-01     □记者 吴黎华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过去短短一周内,上证指数先扬后抑,在接连突破4700、4800、4900点整数关口、并在市场预期将要站上5000点时急转直下,上演“528”暴跌。央行正回购、汇金减持、两融收紧等一系列利空消息层出不穷,挑动着股民神经。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的暴跌仅仅是一次必要调整,在市场流动性格局等一系列核心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A股长期向上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调 整 大盘单周巨振12%

刚刚过去的5月25日至5月29日一周,上证综指的走势可谓“惊心动魄”:25日沪指上涨3.35%,接连突破4700点、4800点整数关口,26日上涨2.02%,突破4900点,27日攻势稍缓,上涨0.63%,28日则急转直下,暴跌6.50%,回落至4600点一线,29日再度巨幅震荡,收盘下跌0.18%。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周中,沪指累计下跌0.98%,振幅则高达11.91%,累计成交金额高达5.54万亿元;深证成指累计上涨0.34%,振幅高达11.56%,成交金额高达2.71万亿元。

伴随指数剧烈波动的是一系列利空消息。5月26日,中央汇金在A股场内减持建行和工行,涉及金额分别为19亿和16亿;央行则向部分机构进行了定向正回购,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海通、长江、广发上调两融保证金比例及下调证券折算率,申万宏源则在5月29日宣布暂停中国平安融资买入。另有消息传出,中国年内将择机进行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计划(QDII2)试点,进一步放宽个人境外投资。

而即将到来的新股密集发行更是格外引人关注。WIND统计数据显示,本周(6月1日至6月5日),A股将迎来包括中国核电在内的23只新股发行。其中,周二有11只新股发行,周三有12只新股发行。有券商预计,本轮23只新股的冻结资金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大大超出以往2万亿左右的规模。民生证券则预计,新一轮打新将冻结资金8.3万亿元,远超前几轮IPO。上述新股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中国核电,它是近几年来发行规模最大的一只新股。数据显示,中国核电共计发行38.91亿股,其中网上初始发行11.673亿股,以3.4元的发行价预估,顶格申购预计需要将近400万元资金。除了中国核电这个“巨无霸”之外,6月3日,国泰君安证券也将正式上会,计划发行A股不超过15.25亿股,以其2014年扣非后每股收益1.07元计,如新股发行量达到上限15.25亿股,其发行后每股收益约为0.856元,按A股IPO的发行后市盈率约23倍计算,国泰君安发行价可达19.69元,其融资总额将达300亿元,这将是2010年7月农业银行以来A股最大规模的IPO。

不过,针对上述一系列利空消息和A股近期的暴跌,多数市场人士和机构仍然十分“淡定”。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指出,转型“中国梦”的牛市还很长,回调暂时定性为牛市急跌的短期波动,大幅急跌后短期管理层点刹车升级为急刹车的概率不大,历史上牛市放量下跌后多次出现缩量新高。民生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李少君则表示,市场出现恐慌式暴跌的重要因素是前期累积的大批获利盘兑现,其中包括产业资本迫于实体流动性紧缺的减持,由此带来当天下午巨量恐慌性抛售。国泰基金也认为,当天市场大跌属于短期过于猛烈的上行之后风险的集中缓释。

趋 势 流动性宽松格局未变

充裕的流动性、资金面的宽松是推动本轮牛市的核心力量之一,而诱发A股“528”暴跌的一系列利空消息,均或多或少指向了这一核心因素。那么,作为主导本轮市场的核心力量,流动性宽松的格局转变了吗?多数机构对此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在诱发“528”大跌的一系列利空消息中,央行进行正回购的传言格外引人注目,甚至引发了市场对于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疑虑。5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5)》,对2014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指出,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降准降息之后,银行超储率位于高位,银行间资金面宽裕,短期资金价格不断回落,R007最低降至2%以下水平。另一方面,信贷需求不足,融资成本回落不明显。这次重启正回购实际上是在银行找不到交易对手的情况下,主动为银行提供一个投资渠道。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则认为,流动性十分充裕,央行微调货币政策。降准降息后,银行依然惜贷,超储率较高,R001下降至1%,而实体经济贷款利率依然居高不下。超储资金收益率极低,不排除部分银行主动向央行申请正回购。他认为,经济下行和物价通缩背景下,货币政策宽松方向不变,猪价和大宗反弹尚不构成对货币政策的制约。预计下一步如何压低长端利率和传导实体为货币政策主要目标,定向宽松和鼓励股债直接融资可能成为重点方向。

机构普遍认为,正回购并非宽松货币政策转向。华泰证券认为,正回购主要是流动调节,宽松仍然是大方向。民生证券认为,正回购不代表央行主动紧缩,而是资金面宽松的结果,未来央行会维持宽松的货币环境,为地方债务置换和稳增长保驾护航。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变化值得警惕。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宽松政策下需求面将持续改善,但由于向投资传导的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延续,金融市场落入流动性陷阱,银行间流动性难以进一步宽松。市场对未来货币宽松的预期会明显下降,这对由流动性推动的牛市绝不是好消息。他认为,货币政策宽松将更多偏向于实体经济。金融市场落入流动性陷阱背景下,需要更多地把金融市场资金引向实体经济来稳定增长。近期财政部加快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发改委放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债,银监会考虑允许房地产开发贷款延期等都是这一思路的落实。

效 应 楼市难成股市“收割机”

作为中国居民资产配置的主战场之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一直以来同股票市场息息相关。近期,以深圳等地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楼市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有市场观点认为,楼市的回暖将对股票市场产生资金挤出效应,使得大量资金重新回流到房地产市场。

种种迹象显示,在稳增长的政策前提下,全国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明显。亚豪机构5月29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8日,北京纯商品住宅当月成交5160套,成交面积59.85万平方米,成交套数、面积环比4月分别增加13.2%和18.8%。二手房成交同样出现量价齐升。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28日,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5204套,成交量环比上升3.9%,同比上升150.1%。截至5月25日,深圳新房住宅当月已成交4753套,已超过4月的4071套,预计本月接近6000套。

一线城市楼市的回暖,再加上A股市场大幅上涨后不确定性的增加,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一变化将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于在股票市场“落袋为安”,兑现股票收益转而投向楼市,从而使得A股市场面临持续失血的危险。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北京、上海等地,近期购房者中有不少是从股市中获利转投楼市的投资者。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楼市是股市的“收割机”。

对此,民生证券认为,房地产近期的回暖是局部复苏,不能理解为长期性的全面复苏。如果说去年四季度回暖是首套刚需积压之后的集中释放,那么这一阶段的回暖就是改善刚需积压之后的集中释放,持续性不强。更重要的是,深圳代表不了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代表不了全国,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依然面临库存和人口的巨大压力。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认为,除了现在有居住保障的个别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地方都是供大于求。今后房地产会逐渐回暖到常规状态,解决刚需和改善性住房。居民的投资分配还需更高增幅,但恐怕不在房地产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