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传说,有一书生体弱多病,到终南山寻仙求道,在山中转了好几天,也没有见到神仙踪影。正烦恼间,忽见一年轻女子正在痛骂责打一年迈妇人,赶忙上前劝阻,并指责那年轻女子违背尊老之道。那女子听了,呵呵笑道:“你当她是我什么人?她是我小儿媳妇。”书生不信,转问那老妇,老妇答道:“千真万确,她是我婆婆,今年92岁了,我是她第七个儿子的媳妇,今年快五十了。”书生看来看去,怎么也不像,遂追问缘由。那婆婆说:“我是一年四季以枸杞为生,春吃苗、叶,夏吃花,秋吃杞果,冬吃根,越活越健旺,头发也黑了,脸也光润了,看上去如三四十岁。我那几个儿媳妇照我说的常常吃枸杞,也都祛病延年。只有这个小儿媳妇好吃懒做,不光不吃枸杞,连素菜也不大吃,成天鸡鸭鱼肉,吃出这一身毛病。”书生听了这番言语,回答家里,多买枸杞服食,天长日久,百病消除,活到八十多岁。
这虽然是神话传说的故事,但枸杞的功效却是古今公认的。中国是最早利用枸杞资源的国家,古代人类对于枸杞的神奇作用很是崇拜,并为此书写了很多跟枸杞有关的故事。
清末民初的中医中药学者、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李清云,他生前披露自己的长寿之道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唐代诗人刘禹锡对枸杞极为推崇,并写有《枸杞井》一诗赞云:“僧方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翠黛叶生笼石愁,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中医认为,枸杞子味甘、平、入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生精养血,明目安神,滋阴润肺、化痰止嗽之功,适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等。历代本草还术及其有明显的增强人体性功能的作用,故有“离家千里,勿食枸杞”之说。药理研究表明,枸杞富含甜菜碱、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动脉硬化之功能,并能保护干细胞,促进干细胞的新生,改善肝功能,对慢性肝炎、中心视网膜炎,肺结核、糖尿病,神经衰弱等症状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枸杞能提高人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的作用,而白细胞介素是维持细胞活性的主要物质,一旦降低会引起早衰或老化。枸杞对恶性肿瘤患者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及T淋巴细胞转换率,具有提高免疫和调节免疫的功用,故临床多用于老年性疾病及虚弱性疾病。
“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甲天下。”由于宁夏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宁夏所产枸杞优于我国其他地区。《中国药典》中规定:为宁夏枸杞方可入药,入药枸杞为宁夏枸杞干燥成熟果实,其功效为补肾、益精、保肝、明目。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也多处记载了枸杞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枸杞能坚筋骨、耐寒暑,轻身不老,乃中药中的上品。”《本草纲目》中称,“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综上,枸杞有很多的神奇功效,但康美药业依然要提醒大家,在日常保健中我们要学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食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养生功效。
直接嚼食:早晚各取20-30粒嚼食,长期食用,养颜明目,延年益寿。
泡茶:取枸杞30-40粒,泡于茶中,碧茶红果,色香俱佳,清香醇和,生津止渴,坚持饮用,益肝补肾。
煮粥:煮八宝粥放入适量枸杞,和胃补肾,滋肝活血,老人最宜。
煲汤:炖肉时,出锅前10分钟放入枸杞60粒,身瘦体弱,食之最宜。
另外我们可以在做菜时放入适量,有食补之功。常与熟地、菊花、山药、山茱萸等药同用。
吃枸杞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像普通食品一样入粥饭、羹汤、菜肴里边,不仅滋补,而且不会上火。不过,枸杞并不适合所有人,那些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可多吃点。但因其温热身体的效果挺强,一些感冒发烧、发炎、腹泻的人就最好别吃了。此外,枸杞也有“保质期”,有酒味的枸杞已经变质,不能再吃了。
(本文作者为康美药业品牌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