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语录
Quotation
2015-07-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捷豹路虎欠缺对中国市场了解

□周磊

最近,有关捷豹路虎的新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一是7月1日极光的官方指导价格最高降价5万元;二是捷豹路虎大中华区总裁高博调任欧洲;三是2015年上半年捷豹路虎在华销量受挫,前5月累计销量仅为3.9万辆,同比下降23%。

这些信息出现后,对捷豹路虎的现状和未来,业界出现了诸如“成长的烦恼”、“步入调整期”、“黄金5年终结”以及“何去何从”等议论。但我认为,捷豹路虎目前在中国所谓的中外双方利益博弈问题并不是核心,对中国汽车市场缺乏深入和准确的了解,才是导致捷豹路虎销量波动的关键所在。

其实,为了避免出现“中外博弈”的局面,早在奇瑞和捷豹路虎合资初期,双方就共同成立了“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英文缩写IMSS),负责销售、市场、售后和品牌建设职能。在这个机构中,奇瑞捷豹路虎和捷豹路虎中国分别向自己的法人代表负责,共同保证双方的利益。因此,捷豹路虎对中外双方可能出现的利益博弈在当时就有了预防举措。

目前业界对于捷豹路虎销量出现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总共梳理出“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豪华车市场总体趋冷”、“揽胜极光进口转国产,市场需要逐渐接受”、“揽胜极光定价高于竞争对手”、“切换操作激进,进口版极光彻底‘断供’”、“零售价降幅大,适得其反”、“入门级产品缺位”以及“央视神补刀”等7大原因。

从上述7大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产极光带来的系列问题似乎是导致捷豹路虎销量出现波动的关键原因。因而,归根结底来讲,缺乏对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才是捷豹路虎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对此,捷豹路虎要进一步强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研究。在我看来,对中国市场至少要有这样几个判断:

其一,捷豹路虎在国产之后的品牌力可能无法超越以奥迪、宝马和奔驰为代表的豪华品牌。

其二,在品牌力相当的背景下,国产捷豹路虎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就应该更多地聚集在产品层面,既然对产销规模有追求,就要满足目前中国消费者对“大”的需求(目前国产揽胜极光的“三围”还是太小),同时也要满足中国不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的需求(目前没有与奥迪Q3同级别车型)。

其三,在当前平行进口车和豪华品牌普遍大降价大促销的背景之下,进口捷豹路虎可能需要以更务实和合理的价格策略面对日益理性的中国消费者。

其四,捷豹路虎对越来越“低调”的消费趋势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着力开拓与以往有差异的目标消费群体,如侧重于中低端产品的市场拓展等。

别克威朗想成功不容易

□郎永强

上海通用的新生代运动轿车别克威朗已于近日上市,共有8款车型、7个车身颜色、3种内饰颜色。

很多人都说威朗的目标是速腾和凌渡。威朗13.59万元的起步价比速腾(13.88万元)高、比凌渡(14.59万元)低,这其实已经很明显地透露出威朗的定价意图。速腾和凌渡的是中级车高端细分市场的代表车型,这两者价格一个偏低一个偏高,形成了对这个细分市场的全覆盖。而威朗取中间定价,其目的正是想打上压下、上下通吃,这与威朗本身的产品定位——树立中级车新标杆是紧密相关的。从绝对值看,威朗在长度、宽度和轴距上的优势比较明显,凌渡在宽度方面略占上风;从相对值看,威朗的尺寸更具有均衡优势,长宽高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

但我认为,威朗真正指向的目标应该是凌渡。今年3月新英朗上市时,上海通用副总经理蔡宾就透露:“全新英朗其实是上海通用别克品牌的重新布局,瞄准的是紧凑型细分市场里的中端,今年7月份别克品牌还有一款高端运动型的中级车推向市场。”请注意蔡宾的用词是——高端运动型中级车。而速腾从未标榜过自己是运动型汽车,倒是凌渡一直在宣传自己是“宽体轿跑”。

随着威朗上市,别克品牌A级车市场“三驾马车”格局正式浮出水面:凯越主打入门级市场,下接赛欧;英朗居中,上下连接;威朗处于中级车最顶端,能与君威无缝连接。这是上海通用别克数年来对中级车市场最大的调整。

不过,目前威朗面对的压力会很大。如果仔细查询一下各地B级车的报价,你会发现,雅阁、凯美瑞、君威、天籁等车型的低配版早已低于16万元。B级车售价的下探给A级车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是辐射向全行业的,当然也包威朗。

随着B级车竞争的加剧,其低配版车型的售价逐渐下探,基本已经与高配版A级车重叠,很多消费者本着一步到位的原则,放弃A级转而选择B级的大有人在。所以我认为,如果要想全面分析A级车未来的市场走向,必须要重视B级车对该市场的下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性价比非常高的A级车,上市后却难有大作为的原因。

威朗目前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除了要应对同级车型的强大压力外,来自B级车的下压力依旧不会小,而且威朗高配版直接鏖战B级低配版的情况肯定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威朗必须要靠巧妙的市场定位才能真正拉动销量。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目前SUV对轿车市场的蚕食太严重。按照统计,今年5月全国广义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57.4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轿车销量89.74万辆,同比下降9.8%;SUV销量44.87万辆,同比增长51.0%;MPV销量 13.93万辆,同比增长10.6%。今年1-5月,乘用车共销售858.32万辆,同比增长6.36%,其中:轿车销售494.27万辆,同比下降4.16%;SUV销售221.30万辆,同比增长47.70%;MPV销售89.03万辆,同比增长17.92%。

从这份数据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轿车的市场份额在大幅衰退,而国内车市的整体销量却在增长,那么轿车空出来的这部分市场去哪儿了?很明显,被高速增长的SUV蚕食掉了。

所以从整体车市的状况去看,威朗所在的市场位置,也同样会有来自同价位的SUV车型的横向压力,这种压力不可小觑,因此威朗要想成功其实并不容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