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酱油湖”需要区域联动
2015-07-16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媒体报道,几乎是一夜之间,水美鱼肥的安徽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变成了“酱油湖”,附近的天井湖也未能幸免。大量下泄的上游污水让安徽省五河县的“两湖”流域遭受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污染事故。然而,对于此次事故责任认定等关键问题,上游的泗县和下游的五河县各执一词。

网民担忧跨界污染追责难,当地百姓又成冤大头。有网民建议,建立和完善区域联动机制,加大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力度,建立追责机制,让排污者付出高昂代价,让受害者获得合法补偿。

环境监管乏力

“当地百姓往往成了为污染埋单的‘冤大头’。”网民“eilleen”表示,近年来,跨界污染纠纷层出不穷,如果不妥善解决,不仅影响生产,更影响百姓生活和身体健康。

“‘酱油湖’背后,是打酱油的监管。”网民“张培元”认为,两地监管部门互相指责、互相抱怨,谁也不愿做全天候监测,采取预防性措施。每一次环境污染问题爆发,都只能通过大面积的“死鱼死虾”“水质腥臭”来亮红灯。

网民“郑学林”说:“由于生态系统是不可分割的,水、空气等环境因素具有流动性,而目前环境监管、资源利用都是以行政区划为界限,行政权力配置与生态系统相割裂的冲突,导致跨行政区划污染问题不易得到解决。”他认为,在处理跨区域污染纠纷上,最大的难点是取证困难。执法部门取证时,污染已经过去了,或是下游浓度已经降低了,而去上游取证往往遭遇当地行政力量干扰。

网民“杨丁淼”称,2013年沱湖流域就发生过类似的污染事件,由于找不到明确的责任主体,最后渔民自己承担所有损失。

防控机制待建

有网民指出,一起跨界污染事件往往变成一场拉锯战。破解这个问题,需要上下游地方政府协同,更需要法律制度调停。只有建立制度化的追责机制,让排污者付出高昂代价,让受害者获得合法补偿,让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才能彻底化解上游排污、下游受害、无人负责的困境。

网民“张培元”认为,杜绝“酱油湖”出现,需要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全流域的污染防控机制,让各个地方的监管部门形成治污防污一盘棋,真正实现统一规划、统一防控、统一管理的“三统一”。

网民“吕忠梅”建议,在海事法院设立环保法庭处理跨界污染问题,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司法部门依法独立办案。(记者 明航 整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