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热潮的A面B面
2015-07-3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湖南长沙的传媒、超市领域工作上十年的邹爱华,今年初从湖南省最大的连锁超市步步高集团辞职,与同事一起创办了一家专营南方山货的网店。目前,网店经营已步入正轨,月销售额在30万元左右。

“眼下是创业的黄金期。”邹爱华说,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审批手续大为简化,一到两天就能开办一家公司,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只要专注于将一个领域,甚至一类商品做好,就会获得市场认同和回报”。

记者在福建、湖北、湖南、上海等地采访了解到,去年以来,随着各地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像邹爱华这样的创业者越来越多。政府持续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改革红利正在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正在形成。

不过,由于创新创业“扎堆”互联网经济,不少创新创业者尚缺乏明晰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构想,产品难以转化为市场认可的商品,政府扶持政策“碎片化”,政府配套“软服务”亟待加强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创新创业热潮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A面:

改革红利释放 创新创业成潮

2011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毕业的曾建华,毕业当年就创办武汉华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近四年的打拼,公司目前已拥有生物药妆和医药产品领域的两个品牌,年销售额上千万元。4月中旬,华肽生物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在科技板成功挂牌登陆“四板”。

“我能够实现创业梦想,离不开在大学时接受的创业培训,以及学校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曾建华说,他在大学时就先后参加过“未来企业家训练营”等校园培训活动,开启他借助专业技术研发新型高科技生物药妆的想法,并获得多项创业基金资助。成立公司后,他还收到学校产业集团注入的30万元天使基金,并入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专项人才计划,获得政府创业投资和国家创新基金的支持,帮助他的创业梦想顺利平稳起航,“现在只要拥有成熟的项目,合理的团队,清晰的思路,加上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实现创业梦想已不再遥远”。

武汉自2013年8月启动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青桐计划”,包括对大学生在孵化器创业给予创业财政补贴、小额贴息贷款、创业场所房租补贴、天使投资基金引导、风投基金风险补偿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武汉市科技局“青桐办”主任彭华魁表示,“青桐计划”计划实施近两年,累计催生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1600个,创业带动就业1万多人,累计促成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近6亿元。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福建石狮,市委书记张永宁告诉记者,通过商事制度改革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激发市场活力,去年以来,全市新增各类经济户口2.1万户,同比增54.16%,总量达5.5万户,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60余户市场主体,平均每12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名创业者。

今年以来,上海先后出台了《上海市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办法》、《公司股东及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支持上海众创空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件,为创业创新激发了活力,为企业“开门”降低了门槛。

“像创业型企业,大量投资快进快出,股东变更很频繁,可以前登记部门规定所有股东必须亲自到场验明正身。可这些投资人天南海北,有的还在国外,要让他们凑出一个共同的‘档期’特别难,无非是过来签个名,不是复杂的事情。”上海亲益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宗继说,此前为了凑齐一次股东花了半个月时间,这对急需用钱的初创型企业来说时间太久。而上海现在变革方式,采用“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除非监管部门觉得材料出现问题,才需要股东到场。“现在我五分钟就能办完提交手续了。”

创业初期,房租成本是企业的一大难题,上海也探索了放宽企业住所的登记刺激创业。“我2008年就开始做农家乐,可是由于政策限制,宅基地只能注册为个体户,不能注册为公司,也没办法直接给员工交社保,只能绕道到开发区再注册一个公司。”崇明聚银庄园度假村总经理沈国兴告诉记者,现在政策放开了,只要宅基地相关的利害人同意了,就能注册为企业住所,自己打算把新公司迁回农村宅基地,还打算把自己的小微企业包装上市。

而且,以前要求一个创业公司如果有三块牌子,注册时需要三个地址,那就得至少有三个房间,101A、101B和101C,才能让公司看起来“像样点”。“而现在网店比较多,很多人注册了新的公司从事电子商务时,不需要具体的办公地点,在家里就可以办公。按照以前的注册方式,一个孵化园里划分了多少块,就只能有多少家公司,哪怕大家都是电子商务,孵化园没人办公,也不能再多注册。”上海市工商局注册处工作人员魏頔说,这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最终成本只能让创业人买单。只要满足不扰民、不影响周边环境等前置条件,众创空间里无论有一家、两家,甚至100家企业,都可以使用同一个地址来注册,降低房租成本。

以前想要把旧工厂、旧仓库改成创意园区,提供给企业注册,流程特别复杂,需要提交各种资料,各个相关部门审核。每家企业的入驻还要再进行认定,流程长、时间慢,其他业态的比例还必须严格控制。“我们整个申请过程特别漫长,将近一年。”尚街loft时尚生活园区总经理侯文峥说,期间工商、税务、消防、公安、商务委、发改委、建设委等部门,还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开了多次协调会。而以后除了违法建筑、消防弱电等涉及安全的专用部位不可作为住所,居民小区会所应符合规划或经一定比例业主同意以外,其他非居住用房均可以作为企业住所。

B面:

“扎堆”互联网 “创客”生存难

记者采访发现,当前不少创业项目过度集中在互联网领域,易形成“泡沫”,一些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有“创意”但缺乏市场认可的产品,缺乏明晰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构想,生存艰难。

去年11月,1980年出生的刘远志和殷世勇在福州创建了阳光创客空间,旨在带动草根创新的需求,将“创客”的创意孵化成产品。刘志远说:“只要是有创意,又想把创意做成产品的人,都可以来这里,我们提供场地和设备支持。”

在政府的扶持下,阳光创客空间在福州高新区海西园创业大厦获得400平方米、为期半年的免费场地。目前,阳光创客空间已“孵化”出近百个富有创意的产品。

殷世勇向记者坦言:“最大的难题是创客产品孵化成商品时‘夭折率’过高,‘创客’要向创业者转化并非易事,因为‘创客’擅长的是做出样品,而不是面向市场的商品。”

目前,由于场地免费期限已到,阳光创客空间已搬离创业大厦,只能租住在小区里,仅靠网上销售科技启蒙教育产品勉强支付房租水电,“创客”的积极性也小了。

记者采访发现,热衷于开发APP,通过市场融资等方式,快速产生市场影响,成为不少地区创业者首选,也是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创业领域。然而,大量互联网创业“火得快,死得快”,容易形成虚假繁荣的市场“泡沫”,误导和伤害一批创业者。

“一个没学过一天编程的文科生,培训一个星期就可以编出APP,还可以轻松拿到几十万创业投资。但要做实业,没有一定资本和实力,根本无从谈起。”华中科技大学企业孵化器总经理方伟说,大环境使得大学生创业者不得不利用仅有的专业知识,从创业容易成功的互联网领域入手。据方伟统计,该校大学生创业项目中,有90%是互联网。

知名互联网领域研究机构艾瑞日前发布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手机APP超过400万个。平均每个手机上安装的APP数量仅为35个,而我国智能手机用户约为5亿个。这意味着平均每个APP只有4300多个用户,存在巨大的资源浪费。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林翊说:“多数创业者围绕着APP研发、传统行业O2O等路数扎堆创业,却没有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多创客没有一个很明晰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构想,生存是非常艰难的。”

破解:

“输血”“造血”双管齐下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各地出台了不少鼓励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但配套服务不善,扶持政策“碎片化”,创业者享受优惠常“卡壳”等问题仍然存在。

不少地方纷纷依托高新园区、高等院校搭建创业园区、创业孵化站等平台,然而不少创业园在服务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配套存“先天缺陷”,一些地方出台的免房租等优惠政策期限太短,一些创业园区地处偏远郊区,周边物流、生活等方面“软件”配套不足,导致创业范围和领域有限,提升了创业成本。

政府扶持政策“碎片化”优惠难享受是各家企业向记者反映的问题。华东地区一家软件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去年当地科委、经信委等多个部委的各种扶持资金加起来,公司符合条件可以申请的资金大约有700万到800万元,但公司安排了专门人员申请了一年结果却颗粒无收,而且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原因落选。

该负责人说:“资金出自多头、申请条件五花八门,每个资金需要的材料不同,且政府部门也没人指导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申报。而我们发现有很多专门跑项目的中介,收取10%-20%的中介费,他们对政府部门的要求了如指掌,也知道材料填写的标准格式,申请率会高很多。”

湖南省留学生创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义高说,目前政府扶持资金总量多,但多属于“被动式”扶持,需要申请者填写资料、层层报批,属于等项目“找上门”,或者单纯属于“锦上添花”,难以做到“雪中送炭”。政府扶持资金应该更多主动发现和寻找合适项目进行投资,并定期对政府性基金投资的合理性、回报率等情况进行审计,提升扶持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

邹爱华等创业者建议,扶持创业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扶持政策的梳理、整合,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将扶持优惠、申报条件等内容,及时、全面向创业人员发布,使创业人员的精力更多地投入“跑市场”,而非“跑政府”。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副院长黄刚说,政府在规划和建设创业园等创业扶持项目时,一方面必须将配套政策考虑在先,对于创意类、针对大学生为主的孵化器,最好与高校合办,并建在高校周边;另一方面,改变创业园只有创业大楼的操作模式,引入仓库物流等综合配套产业,覆盖更多创业领域。

林翊提出,创业者应当强化自身“造血”功能,把重心放在核心技术上,提升以创业带动创新的自主突破能力,加强产品商业转化意识,主动对接市场和资源,拓展盈利空间。

(记者 郑良 林凯 李劲峰 陈俊 周琳 综合报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