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债登境外机构新开户数和新增投资双升温
开放提速 债市全球通箭在弦上
专家称国债或成首个“试验田”,债市开放仍需汇市稳定保驾护航
2015-08-17     □记者 张莫 钟源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监管层逐步松绑境外机构投资人进入中国的债券市场,近来投资于境内市场的境外机构不论在数量上还是投资额上均逐渐升温。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7月31日,共有261家境外机构在中债登开户,其中79家为今年来新增账户。统计显示,7月新增开户数为16家,新增投资额为284.5亿元,不仅新增户数环比大增近八成,创年内新高,债券投资额在今年1至7月整体投资额中也贡献了一半以上。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继去年“沪港通”推出后,下一步将筹划固定收益和货币市场的互通模式。据悉,目前,意在为此铺路的境内外托管机构的互联互通已经在酝酿中。业内人士表示,境内债市若想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人,需要稳定的汇率环境护航,而债市“全球通”一旦启动,国债或成为首个开放“试验田”。

开放 7月境外机构开户数达年内新高

《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中债登数据统计,在今年新增的79家新增账户中,16家为7月一个月“贡献”,剩余63家在1至6月依次分布为7家、14家、12家、10家、11家和9家。从投资规模上看,今年托管在中债登的境外机构债券投资额高达537亿元,其中超半数为7月新增额,达284.5亿元。

截至目前,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债市主要有三类通道: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以及境外央行、人民币清算行与参与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等境外机构。

“近期,来中债登开户的境外机构明显增多。虽然年初一段时间曾出现过升温迹象,但那都是阶段性的配置旺季,这次除看好中国的债券市场因素外,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央行进一步简化境外央行等机构投资境内市场的程序,并且在购债额度上也取消了限制。”一位接近中债登的机构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从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看,“额度批复”的审批制度不再适用于境外机构进入境内市场。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将是大势所趋。

今年6月,在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我国承诺将采取若干计划,通过对所有外国投资者设定总投资限额而非对单一国家或机构分别设限的形式允许其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7月14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将相关申请程序简化为备案制,取消了对上述机构的额度限制,并将其投资范围从现券扩展至债券回购、债券借贷、债券远期、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交易。

摩根大通执行董事谢桐表示,如果境外投资人不能直接参与境内债券投资,它就只能通过其境内的子公司来进行投资,虽然也可以投资,但是在未来债务的偿还次序上相对境内债券持有人将处于较为靠后的位置。如果可以直接在境内开户投资于境内市场,偿还顺序就可以提前。因此,更加开放的政策更为实惠,也将能进一步刺激海外投资人持有境内债券。

进展 债市托管互联互通已在酝酿中

德意志银行报告预计,在岸债券市场下一步或通过将可投资固定收益产品开放给其他境外机构投资者来消除境内外投资人的市场准入差别,未来三至五年,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或将持有在岸债券市场的5%,约合人民币3万亿元储备金流入。

此前,李小加在公开场合表示,继去年“沪港通”推出后,下一步将筹划固定收益和货币市场的互通模式。债市版“沪港通”的说法令市场人士为之一振。分析人士称,当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只有交易所市场允许合法个人投资者进入。不过,鉴于债市互联互通和流动性的考虑,不排除未来银行间市场通过合理渠道准许境外高净值客户进入的可能。

业内人士表示,实现债市互联互通的债市“沪港通”真正启航可能还要假以时日,不过,意在为此铺路的托管机构的互联互通已经在酝酿中。据媒体报道,央行也正在研究银行间债市登记托管机构与境外托管机构的联通路径,这样一来,在国内发行的债券,允许一部分转托管到国外机构,有购买意向的境外投资者可直接到境外托管机构进行登记结算,以方便境外投资者的开户登记结算。

对此,上述接近中债登的机构人士对记者透露,在中外托管机构的联通上,境内两大主要的债券登记托管机构中债登和上清所或将齐头并进。目前,中债登主要负责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的登记托管结算,上海清算所主要负责短融、中票、同业存单和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信用债的登记托管结算。

业内人士称,一旦债市版“沪港通”启动,从整个债券市场发展和资本项目开放全局来看,鉴于国债的供给量及其跨市场发行的属性,其应该是最合适的、最先放开的“试验田”。上述接近中债登的机构人士表示,目前债券的定价都是以国债为基准,这对后期的定价标准和发行效率都影响巨大。“以股市类比,此前股市‘沪港通’时监管层也是拿主板试水。债市‘全球通’也只能一步步来,比如先来个债市‘沪港通’‘深港通’,但是不管怎样,国债都是最佳选择。”他表示。

建议 汇率稳定护航债市开放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负责人李奇霖表示,未来或将有更多措施出台,包括银行间层面对QFII、RQFII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并扩大其投资品种和投资范围,对境外清算行和参加行取消投资额度限制,并扩展其交易品种。交易所层面,预计将允许QFII、RQFII信用债回购交易,加快QFII、RQFII额度审批,并适时允许境外投资机构投资国债期货市场。

“境外机构投资扩容在边际上改善了银行间债市的配债需求,不过,目前目标品种会以利率债为主,且境内外货币政策联动性亦在增强。”李奇霖说。

“从我们跟境外投资者打交道,境外投资者对境内信用评级和风控体系肯定是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他们投资信用债比较少或者是比较谨慎。比起有较大地方政府和国企隐性担保色彩的信用债,短期境外机构应该还是对利率债热情更大。而利率债本身供给压力很大,所以债市开放之后这方面压力会有所缓解。”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公司董事总经理王戈表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心,由于最近美元处于升值区间,而人民币相对美元处于汇率偏弱,债市开放对于投资人的吸引力将有限。尤其是最近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可能会影响市场开放的“成效”。

中债资信政策研究部总经理杨勤宇表示,汇率稳定性需进一步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使其对境外投资者具有吸引力,但2014年以来,由于人民币贬值预期抬头所带来的汇率波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包括债券在内的人民币资产对于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汇率吸引境外资金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考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