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工作已从基础研究转入方案拟定阶段,而个人账户的结构定型将成为方案的核心问题之一。按照目前研究方向,个人账户将向名义账户制转换。如若方向最终确定,养老保险投资的收益或亏损将不再与个人待遇相关。
我国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30多年来,“统账结合”制度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养老金碎片化、缺乏激励效应、便携性差、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和制度缴费负担过重等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个人账户空账数额连年扩大,做实个人账户政策已难以为继。
在此背景下,名义账户制正重回决策者视野。据介绍,个人账户制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即个人缴费不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而是完全记入个人账户并进行实账化的投资管理。另一种是名义账户制,学名为“名义缴费确定型”, 其本质有两点:在融资方式上实行现收现付制,在给付方式上采取缴费确定型。简而言之,就是个人缴费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个人账户中没有真实资金,而是对个人缴费进行记账,把缴费和收益都计入账户,作为未来发放养老金待遇的依据。(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