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为主 化石能源为辅
我国能源结构 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2015-09-21     □记者 李新民 嘉兴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于纽约向世界宣讲“全球能源互联网”之际,一个由英大传媒集团主办的“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的高峰论坛在浙江嘉兴南湖之畔悄然召开。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济师白建华在论坛上表示,随着“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的推进,未来中国能源结构将发生“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根本性转变。

白建化预计,到2050年,我国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海洋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规模可达36.2亿千瓦到46.4亿千瓦左右,将远超煤电装机。同时,煤电利用小时数也会大大下降,预计2050年全国煤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将下降为2000小时左右。

清洁能源投资大增 发电比重逐年上升

据了解,随着多年来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导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困局,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推动能源革命,成为破解困局的必然选择。对此,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在能源开发上实施清洁替代,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的“两个替代”战略。

白建华认为,“清洁替代”就是要实现以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海洋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推动能源结构实现“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根本性转变:而“电能替代”则是要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未来电力将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力,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的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清洁能源80%以上将转变为电能加以使用。

但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年利用小时数较低,弃水、弃风、弃光等现象大量存在。对此,白建华表示,未来清洁能源浪费的现象应该获得改观。核电利用小时数一般为7000小时左右,大型水电应做到不弃水少弃水,风电和光伏发电也应做到发尽其用。

煤电比重逐步降低 利用小时数同时下滑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电源结构中占比的日益提高,煤电比重将逐渐降低。”白建华说,煤电除了补充电量不足外,更重要的是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系统调节和备用容量需求的增加,煤电需要更多地发挥容量效益。

但白建华同时表示,在未来10年至15年左右,煤电还有一定的新增空间,2030年煤电将为13亿千瓦左右;同时煤电的运行方式也将随着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发生改变;预计在15年左右之后,我国煤电也将步欧美煤电的后尘。

在欧美国家,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天然发电的发展,燃煤火电已基本没有新增空间,存量煤电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年利用小时数逐步降低、并承担更多的调峰及其他辅助服务功能,其健康寿命也会有所缩短。随着经济寿命期的到来,煤电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据白建华预测,到2050年,我国煤电比重将下降到16.3%,其利用小时数也将大幅下降。预计2050年全国煤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将下降为2000小时左右。按照可再生能源优先就地消纳的原则,可再生能源比重较大的地区煤电利用小时数将相对更低。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 扩大电网互联

基于我国可再生能源波动性较大的特征及资源分布与电力消费分布不均衡的特点,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增加,将给电网运行带来严峻考验。

据预测,到2020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受端电网接受来自西部北部能源基地的跨区电力流规模将达到2.7亿千瓦至3.1亿千瓦。2030年前后,四川、云南水电基本开发完毕,西藏水电将成为西电东送水电电力流接续电源;风电电力流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太阳能发电跨区输送需求逐步加大到亿千瓦级规模。随着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电和光伏的急剧增长,全国跨区电力流规模继续增大,2050年将达到8亿至10亿千瓦左。

“高比例的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的并网,将极大地增加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难度。发展特高压,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扩大电网互联,将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最有效途径。” 白建华说,以特高压为例,2020年需要承载大约3亿千瓦的跨区电力流;2020-2030年十年间,跨区电力流大约需要翻一番,才能承载持续增加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煤电的跨区输送需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