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宜借力自贸协定拓展合作空间
——专访瑞士(中国)商务促进中心主任阿兰·格拉夫
2015-09-30     □记者 闫磊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中瑞建交65周年之际,中瑞商会于9月29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中瑞商业大奖颁奖活动。活动间隙,《经济参考报》记者就中瑞经贸往来的热点问题采访了瑞士(中国)商务促进中心主任阿兰·格拉夫。

《经济参考报》:瑞士作为商业投资目的地有自己的优势,如优惠的税收制度、高水准的劳动力和进入欧洲的门户。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因素有哪些?他们一般在哪些领域投资?

阿兰·格拉夫:国内政局稳定非常重要。作为投资者你会寻找一个稳固的环境。我们也强调我们的教育水准、多种语言、有利的税收制度、灵活的劳动力和劳动法以及高水平的创新能力。我们也向投资者介绍瑞士作为前往欧洲其他市场的理想平台。我们也会介绍中国与瑞士的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第一个欧洲大陆国家,也是世界20强经济体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协定为中瑞两国的投资者提供了很多机遇。

我们想让中国的投资者想得更宽广些。我们希望他们不仅仅是考虑市场的规模、税收优惠政策和工资水准。瑞士可能不是开设工厂最便宜的地方,但肯定是你能在欧洲找到的最高效、商业环境最友好的国家之一。瑞士是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或者公司总部最理想的选择。

很多活跃于太阳能、信息通讯技术和制药产业的中国公司在瑞士都有投资。凡是瑞士实力比较雄厚的产业和产业群存在的领域都会吸引投资者,因为这样便于找到供应商、合作伙伴和顾客。

《经济参考报》:中瑞自由贸易协定已实施超过一年,自该协定2014年7月生效以来,瑞士对华出口增长2.3%,自华进口增长4.1%,瑞士商务促进中心将采取什么举措帮助公司适应这一快速增长?

阿兰·格拉夫:过去两年内瑞士贸易与投资促进署就此话题在瑞士举办了很多活动。我们也接到很多瑞士公司有关商品名称及编码的问题,以及协定生效后个别产品是否可以享受优惠进口关税。

我们也向瑞士企业收集他们在自贸协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海关清关时的问题。中瑞两国的海关会定期讨论这些问题以便找到实际的解决方案。

《经济参考报》:另一方面来讲,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之一。瑞士企业一般在中国投资哪些行业?对瑞士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有哪些独特的出口机遇?

阿兰·格拉夫:中国的经济发展仍非常强劲,这为瑞士公司生产的知名产品创造了很多机会。从食品饮料到医疗器械、机械产品、制药和环境科技,整个市场很有吸引力,并且在不断增长。瑞士中小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包括产品登记、知识产权问题、寻找合适的人才、拥有恰当的市场营销能力、售后服务等。

《经济参考报》:您已在瑞士商务促进中心工作多年,并且对中国也非常了解。对于有意与中国公司开展业务的瑞士企业您有哪些建议?

阿兰·格拉夫:我建议瑞士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先做调研,分析哪个地区是接近客户最好的区域,了解他们的竞争对手,找到合适的中国合作伙伴并且准备好面对非常有前景也非常有挑战的环境。

我建议公司一步一步推进。中小企业应该先着眼一个城市或地区。企业或许不应该把中国简单看作一个市场,而应看成是很多不同市场的合集,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瑞士总部作出的决定有时候可能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是很相符。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