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稠油开发技术获得重大进展
记者从中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日前召开的稠油重大科技项目中期评估检查会上获悉,以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为主力的项目科研团队在多介质复合蒸汽驱/SAGD、火驱前缘调控、超稠油化学降黏、再生泡沫油、溶剂辅助SAGD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果实现有形化,依靠科技为稠油经济开发解愁。
作为集团公司“十二五”后3年重大科技项目,中石油稠油开发新技术取得多项重要进展:自主研发了适用于不同类型油藏的多介质复合蒸汽驱/SAGD配方体系,并在辽河油田等现场开展了多介质复合蒸汽驱、N2辅助SAGD的试验,改善开发效果显著,预计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将成为新的稠油开发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立火烧氧化放热研究方法,完善了火烧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地下燃烧状态识别方法以及面积火驱前缘调控技术,并在新疆红浅火驱先导试验得到应用,气油比由2900下降到2300;创新“水包油”化学降黏技术评价与模拟方法,活性大分子涂层降黏剂工业产品化学降黏辅助蒸汽吞吐试验增产效果显著,研制超声在线掺混化学降黏工业设备初步具备管道集输现场试验条件。
大唐集团成立“智库”建常态化咨询决策机制
在近日结束的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作大会上,一个新的智库型咨询决策机构——专家委员会——宣告成立。这是大唐集团为寻求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了解,大唐专家委员,主要由我国科技和管理界知名学者、教授、院士组成,是涵盖能源电力、节能环保、油气煤炭、矿山冶金以及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智库”。专家委员会将通过技术咨询、专题研究及业务培训等方式,为该集团把脉问诊、解决问题。
大唐集团董事长陈进行表示:“我们非常愿意为专家的科研工作从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提供必要资助,支持委员作为成果第一完成人,通过大唐集团申报国家及行业各类奖项,并享受大唐集团相关奖励政策。”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当选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四届世界风能大会上,世界风能协会(简称WWEA)举行了理事会成员换届竞选,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当选WWEA副主席,成为理事会中的首位中国企业家。
武钢当选WWEA副主席后表示,他本人和金风科技肩负的社会责任更重了,未来将通过WWEA这个国际平台,促进中国风电行业与国际对接,进一步推动和实现在全球范围内100%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目标实现,提高各国之间的技术、资源和能源政策转型与能源合作;推动中国乃至亚洲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国际协作,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更具可持续性的能源供给与消费模式,打造一个环境清洁、能源充足的未来社会。
广西石化码头首次顺利接卸五千吨级原油船
10月22日14时,随着载有4000吨涠洲原油的“康发86”轮在码头6号泊位顺利接卸,标志着中国石油广西石化10万吨级码头具备接卸小吨位原油船的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码头6号泊位肩负着全厂苯类化工产品下海的任务,经过技改技措后,改进优化了工艺流程,6号泊位由此具备了靠泊小吨位原油和蜡油船的能力,使该公司原料进厂设施条件更加宽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原油优化的需要。
此次进厂的是田东炼厂委托加工的4000吨首船涠洲原油,属于高含蜡、高胶质、高沥青质原油,该公司克服了吨位小、凝点高等困难,精心操作,确保了安全平稳接卸进厂。(黄海燕)
中石油管道局伊拉克连续中标两项目
日前,中石油管道局在伊拉克成功中标哈法亚油田管线系统维护项目和哈法亚承包商营区供电EPC项目。
哈法亚油田位于伊拉克东南部,是米桑石油公司(MOC)管辖的几个油田中产能潜力最大的一个,由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马来西亚Petronas石油公司和中国石油共同开发。管道局以EPC总承包商也顺利出色地完成哈法亚油田中间泵站、气管线及外输管道项目。此次中标的管线维护项目是根据油田设施实际运行情况以多个独立工作包的形式下发给承包商开始维护工作,合同将于2016年2月1日正式生效,合同期限4年。哈法亚油田营地位于伊拉克东南部米桑省,距阿玛拉市东南约35 公里,距巴士拉市约180 公里,大营区内除甲方中石油伊拉克公司哈法亚项目营地外,还包括共19个中外承包商分营地。
(本栏目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李新民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