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直接融资市场 挖掘“非标”资产配置机会
浙商银行高管详解全资产经营战略
2015-12-04     □记者 蔡颖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12月3日,在第19场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浙商银行管理层披露,截至今年9个月末,浙商银行全行存贷款业务同比增长超过3成;总资产增长超50%,表内总资产已突破并稳定在万亿元关口,达到10045亿元,这是浙商银行全资产经营战略实施的阶段性成果。

“我们在寻找变化当中新的机会、新的市场,我相信其他银行也在寻找这些,不仅仅是我们浙商银行,我们可能跨的步子大了点。”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说,“我们要参与到直接融资市场当中,这个参与也是几个方面,有一些是我们自己直接可以做的,比如债券的承销、债券的投资、债券的买卖,有一些是需要和相应的机构合作来做的。还有一些,我们是可以提供服务的,为直接融资提供服务。”

浙商银行副行长张长弓指出,浙商银行的非标投资也伴随着全行各项业务的发展一起快速增长。“过去的银行都是以占有资产为主,现在开始转向管理资产。非标资产的形成与市场的需求其实是有关系的。银行在采购资产过程中,像浙商银行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采购一些,非标资产主要还是做差异化配置。”张长弓说。

此外,银监会近几年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专门成立了现代资产流转平台。“我们的非标资产在结构、要素、价格以及其他的一些要素中,有比较强的流动性优势。”张长弓进一步分析称。

面对利率市场化、银行利差收窄的压力,刘晓春认为,银行仍可以有很多盈利点可以挖掘,而不会再单一依靠存贷利差收入。“比如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现在许多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市场来发债,就发债这一个产品而言,对我们银行来讲可以有几种做法。一个是承销,为企业提供发债服务,获得承销费;一个则是投资债券。因为利率市场化,利率在不断的随行就市的变动中,债券的价格也会随之变动,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债券的买卖业务来赚取债券买卖的利差收入。”

此外,对于企业融资需求,浙商银行高管认为,经济增长率长期趋缓已成为业内共识。在“新常态”下,日常经营的流动性保障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为此,浙商银行通过将企业各类型资产和银行各种融资服务“打包盘活”来增强其流动性。

实际上,过去,企业可货币化的各种资产散落在各处,银行各条线、各类型的融资服务也处于“无组织”状态。浙商银行将这些资产和融资服务都打包在一个“资产池”产品里,企业可以在这个“资产池”中自由配置和组合资产,并且这种“资产池”打包的手法也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来实现。今年内,浙商银行连续推出“涌金”系列的池化平台,包括“资产池”、“出口池”等,不仅能为企业盘活存量、增加贷款,也降低了其整体负债和融资成本,增加其资金的流动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