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负责人选聘 应兼顾市场化取向
2016-01-11     □谭浩俊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国企改革大幕的再度拉开,央企已进入管理层更迭、负责人变动的密集时刻。如三大运营商的集体换帅、三大石油巨头的人事变动以及南北车合并、中远与中海整合、中冶并入五矿等,都导致央企负责人发生了较大变化。

从已经调整的央企负责人情况来看,新任央企负责人全部来自于体制内。也就是说,央企负责人的调整,继续遵循了行政任命的传统调配方式。如南北车合并、中远中海整合,都没有能够跳出体制选出经营层。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些经营比较困难、亏损现象比较严重的央企,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体制和机制、人员和思路,是无法走出困境的,必须补充新鲜血液,并用新的体制和机制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这也意味着,央企负责人的选聘,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继续发挥体制内人员的作用,把体制内的优秀管理人才用足用好;一条是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公开选聘方式,引进优秀人才,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如何使用好体制内的优秀管理人才,是下一步央企改革和企业负责人新老交替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而且,必须严格按照市场化要求使用,而不能依靠传统的行政任命、行政安排的方式使用。特别是经营层,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更多采用公开选聘方式。即便是体制内人才,也要通过市场公开选聘,以此来激发体制内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也只有这样,人才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战略才能在央企得到有效实施。

在此基础上,央企在改革和新老交替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将体制外的优秀管理人才吸引到央企,特别是央企经营层的选聘,应当更好地发挥董事会的作用,让董事会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公开选聘,并依据公司法要求,与经营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关键就在于,决策层和管理层能对企业董事会授予多大的权力。

对那些刚刚履新的央企负责人来说,是否愿意在打基础上下功夫、在企业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方面做出更科学的选择呢?毫无疑问,这是对每位央企负责人的考验。伴随着改革的到来,无论是已经到龄或接近到龄,无论是年富力强或正当年的央企负责人,都到了一个需要从根本上转换思路、转变理念,确立新思维的时期。

譬如中车,恶性竞争的问题可能解决了,创新的意识能否跟上?是否会出现创新动力下降?又比如中远与中海重组以后,如何增强中国在国际航运界的话语权、如何让已经走得很远的中远能够走得更稳,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再如宁高宁到了中化集团后,是否可以结合中化集团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走出去”战略,充分借助“一带一路”提供的良好机遇,走出一条新路,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从总体上讲,央企负责人的更迭和变动,既要用好体制内的人才,使其才尽其用,也要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更多引进一些体制外的人才,与体制内人才经验丰富、对企业深度了解以及与员工关系好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把央企发展推上新的台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