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硅谷”将重塑汽车业
2016-01-18     □刘洪 来源:经济参考报

每年的1月份,美国都会举办两大世界级的展会,一是拉斯维加斯的消费电子展,二是底特律的车展。但近年来有一个引人瞩目的变化,就是消费电子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车商的身影,车展上则更少不了电子巨头的产品。近日有媒体预测:“2016年可能成为底特律和硅谷合作的一年”。这其实是一个信号:汽车业正处于重大创新突破的临界点,底特律和硅谷正在加速融合。

融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创新!硅谷,是美国创新的代名词,苹果、谷歌、惠普、思科、亿贝……每个企业都是行业的翘楚,也是美国经济王者归来的重要推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度濒临破产的底特律车企,正在改变傻大笨的形象,加速与硅谷企业对接、合作、创新,谋求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通用、福特、戴姆勒等公司,都在硅谷设立了创新研发中心,招揽硅谷科学家,研发下一代技术。福特与亚马逊还在合作开发一款智能平台,未来用户可在家中遥控打开车门,并随时监控汽车油耗和电动汽车的充电情况。微软则与沃尔沃等公司达成协议,前者的电子产品以后将可连通车辆的电子系统。此外,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硅谷巨擘谷歌已走在了车企的前列,该项目的主管是来自底特律的精英——曾担任福特工程师、现代美国分公司CEO的约翰·克拉夫奇克。如同现在的智能手机,已与原先通话概念的手机截然不同;未来的智能汽车,运输将只是其中一项功能。

未来汽车领域可能迎来三大突破:第一,动力突破,油耗将进一步降低,或者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第二,无人驾驶,人们可从驾驶中脱离开来;第三,全智能化,汽车、手机、家电乃至家具实现“万物互联”,汽车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互联节点。对汽车制造商而言,以前主要靠出售汽车硬件获取收益;但从未来看,汽车只是一个工具,更大的附加值将来自汽车携带的各种软件系统。如果在动力领域、在智能领域落后,汽车商将很可能被淘汰出市场。而其他企业如果能在创新上拔得头筹,未必不会成为未来的汽车巨头,一如特斯拉的异军突起。

强烈的危机感、诱人的市场前景,使底特律加快了与硅谷的融合。在美国,传统制造业象征的汽车,正加快技术创新,并向互联网领域渗透;作为创新源头的硅谷,则转身拥抱汽车业,寻求新增长点。这是美国版的“互联网+”。特斯拉诞生于硅谷而不是底特律,正是融合创新的典型例子。

对于这种趋势,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管史蒂夫·埃格拉什表示:“汽车公司都明白,如果它们所擅长的仅仅是弯曲金属板和制造动力传动系统——这的确是上个世纪汽车生产的绝大部分内容,那么它们将滑落到食物链底端。它们已经了解到还须增强自身在软件、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没有完全夕阳的产业,就看你能不能在创新上取得突破。

经历了破产潮的底特律正卷土重来,汽车业正处于重大创新突破临界点。或许,若干年后回望2016年,确实是“底特律+硅谷”的创新元年,如同汽车改变了人类社会一样,这种融合创新,将可能再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必须对这个新动向给予足够的关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