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看得见的美好
生活在下关是幸福的。
下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天在太阳底下就不冷,夏天躲着太阳就不热,但又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草冬雪,四时杂景,各得其妙。
有意思的是,下关既在苍洱大景区之中,与大理古城仅邻20分钟车程,尽得大理山水之美,但又和旅游区大理古城界线分明,游客少有到下关,所以作为大理州、市政府所在地,大理人上班和居住的家园,虽然在旅游热潮中,但也可自得清静,井然有序。
在大理州级机关上班是件非常惬意的事,行政办公区集中在龙山,龙山在苍山洱海以南,北向苍山洱海,午休四处走走,苍山洱海尽在眼前,俨然置身画屏。龙山的办公楼并不高,一个个四合小院,多有白族民居元素,花草树木繁多,玉兰花,梅花,茶花,叶子花,樱花,美人蕉……一年四季花开不败,无论阴晴雨雪,都是如诗如画。
龙山西北处,就是洱海公园,又叫团山,是古代南诏王的狩猎场,目前是一个2A级景区,开放式公园,下关人还嫌弃游逛,因为国家5A级景区崇圣寺三塔、苍山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喜洲古镇、双廊古渔村、天龙八部影视城、张家花园、小普陀、天镜阁、洱海月湿地公园、巍山古城、西湖、地热国等景区景点,都在一小时车程以内,晚饭后到大理古城泡罢酒吧回家睡觉,时间还早得很。
下关的幸福还在于和谐、包容,比如将军洞,供奉的是李宓将军。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李宓受命率军攻打大理,被好朋友南诏王阁罗凤反抗击败,全军覆没。战后,阁罗凤下令将唐军阵亡将士葬于西洱河畔,就是今天的“万人冢”和“千人冢”,同时,又命南诏军民将李宓将军遗体葬于苍山斜阳峰,并建李将军祠,供奉神位,就是今天的将军洞。
时至今日,下关人已说不清理由,但是,打拼伙一定要去将军洞;买了新车,“谢车”一定要去将军洞;高考想有好成绩,也要到将军洞磕头;找不到对象,还要到将军洞,在两棵树之间扯上红线,必能遇到好姻缘。有什么好事不好的事,都要去将军洞报告。在将军洞,人神共娱的气氛非常融洽,一面是供奉的本主神李宓将军,正对面就是哗啦啦几大桌打麻将的人们,并没有觉得不妥。
除了气候、山水、生态、和谐,下关的宜居还在于区位。下关原为下关市,建市于上世纪50年代,是云南最早建市的地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与大理县、凤仪县合并成立今大理市,现为大理市下属镇。今天的大理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排名云南第三,下关位于大理市南部,苍山和洱海间狭长通道的南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下关是滇西地区的政治和交通中心,广大铁路、大丽铁路、大瑞铁路在此相连;楚大高速、大保高速、大丽高速在此交汇。目前,大理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5条省内外航线,2015年,大理机场每天起降航班40架次,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20万人次。大理机场口岸资质已经获批,正在开展国际包机的前期工作,大理空中通道也越来越便捷。大理州人民医院、大理州中医院等医疗单位实力越来越强,下关一中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吸引周边地州前来就医、就读。
下关人吃的菜,一定是一大早才从菜园里采摘的,还带着清晨的露水;下班前约吃饭,半小时内必能聚上一大桌,不用转地铁不必把大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在下关人的概念里,走路超过五分钟就是远。
在下关,宜居王牌名副其实。
这就是下关,一座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一天天演变而来的新城,渐渐生长,从原有的老城,渐渐有了北区、开发区,甚至海东新城,和大理古城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少有古建筑,完全是现代城市的样子,既秉承了古道神韵,又博采了时代风流。
山水旖旎处,茶香悠远时,风起动如野马,月落静似处子,文通武达,任岁月变迁,时光更替,下关,明天的明天,总是看得见的美好,诚如高原纯净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