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市场“红包行情”难觅
2016-02-05     □记者 王原 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猴年春节的理财市场由于缺少优质资产,银行新推理财产品较少,收益率普遍在4.5%以下。尽管如此,《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节前上海各商业理财产品销量不少,且线上、移动端销量大增。此外,理财型保险产品、外币理财产品、黄金等正成为市场上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收益不高 销量不错

记者在上海部分银行看到,往年春节前各银行网点理财产品热销的景象不再,排队购买理财产品的人并不多。“一来是银行现在的优质资产少,理财产品收益不高;二来是不少投资者选择在网上银行等线上平台购买产品。”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客户经理丁晨说。

丁晨介绍,节前的理财产品收益不高,以他所在网点为例,90天期限的产品多在4.4%至4.5%。“不过总体看购买的客户还是比较多的,现在股市不好大家投资去向很窄,所以理财产品近期销量不错。”

此外,部分银行推出的定期开放产品由于兼备流动性与高收益而受到市场热捧。“我们推出的一款月添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可以达到5.6%到5.7%,也就是10万元本金月息在400元以上,基本靠抢。在网上银行可以直接购买,但是额度都是‘秒杀’,所以每个月的定期开放日都有客户专门来柜台购买。”丁晨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移动金融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投资者的购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关数据显示,用户办理银行业务最常用的渠道排在第一位的是网上银行,使用率达到83.2%。网点柜面的使用率只有68.1%,且使用率比去年下降了13%。在电子渠道中,基于移动端的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的使用率都呈上升趋势。业内判断,移动金融已经全面崛起,未来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替代网银、网点柜面。

部分城商行、股份制银行

节前理财产品值得关注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春节前夕(2016年1月23日至29日)上海地区发行的人民币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总数为50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4%,较之前一周上升0.07个百分点,平均投资期限为126天。

全国来看,节前一周共有784款银行理财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较前期有所上涨。

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表示,春节临近,银行现金支出需求增加,节前节后的资金面趋紧,市场流动性也显现出短期紧张,虽然央行从本月初以来持续进行流动性调节,并在中旬后加大了调节力度,但整体还是偏紧,这一点从14天至3个月Shibor近期走高的情况也可看出。

“央行基于预期管理,给出了节前节后会持续提供流动性的声明,据此估计春节前后并不会出现资金明显紧张的局面,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在春节前后继续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闫自杰说,据往年数据显示,部分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在春节前后发行的节日理财产品,收益相对较高,投资者可留心关注。

记者注意到,外币理财依旧受到投资者关注,节前外币理财产品总计发行26款,其中美元理财产品有19款。从平均预期收益来看,澳元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2.45%,美元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1.62%,英镑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0.65%。

“外币理财、QDII产品依旧有客户咨询和配置,但总体来说销售比较平稳,没有特别的‘春节效应’。”上海一家外资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多元化的理财产品已成为大城市家庭投资理财的“标配”。

金价节节上涨 购买渠道多元

春节前是黄金热卖的传统高峰期,黄金投资也逐渐走俏。国际上看,全球整体经济不明朗以及原油价格再次突然下挫,使得避险情绪高涨,黄金价格得到支持,金价也在节前继续稳步上扬。

记者注意到,黄金购买渠道不再局限于银行、金店,而是拓展到了线上。银联商务“天天富”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牵手国内互联网黄金交易门户“买金网”就推出了黄金理财业务,目前已上线了“买金宝”和“买金条”两款产品,投资者可随时随地登录“天天富”APP,在线购买、兑现和提取实物黄金,与传统银行、金店等购买渠道形成竞争态势。

对比“天天富”平台上的黄金产品与银行、金店的同期价格发现,前者价格优势明显。以2016年1月21日10时的价格为例,银行和传统金店的价格分别为243.12元/克和258元/克,“天天富”平台上的实物金条价格为233元/克,即便再加上3元/克的提金价也仅有236元/克。

“现在股市不好,人民币贬值,我就想到了买黄金。”节前购买了金条的上海市民李女士说,虽然去年金价下跌近10%,但今年年初黄金已经跳升了6%,还是很好的避险资产。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此前曾表示,随着中国GDP增速走低,经济的软着陆使得过去不少高收益投资模式不再,不仅股票“吞噬”了大量财富,房地产投资受限,曾经备受追捧的信托,近年来被广为关注的互联网金融,也都陆续降温回归正常轨道。以“单一投资渠道”迅速积累财富的时代已经过去。建议百姓投资组合更加多元化,进行多资产类别的配置,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资产形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